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脂溢性皮炎如何根治,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脂溢性皮炎如何根治,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446609338_120972094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如头面、躯干等。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于2020年3月3日发布了《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了权威指导。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脂溢性皮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和外治疗法等。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溢出部位,以大小不等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片,上覆糠秕状鳞屑或油腻性痂屑为临床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瘙痒,为临床常见疾病。古代文献称“白屑风”、“面游风”等。

中医认为本病总由肺胃内热蕴蒸,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或外感风热之邪日久,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在中医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皮损的情况、患者的体质、伴随症状、舌脉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病情急性期应以疏风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需以润燥祛风止痒为主。

脂溢性皮炎如何根治
辨证论治、中成药、外治疗法是本共识的三大治疗方法。

1·辨证论治

  • 血热风燥证:易出现在头皮、颜面、胸背等部位,常表现为红斑或淡红斑,小部位出现丘疹。患者常出现皮肤干燥、大便干燥、舌苔黄、薄等。常用药物:枇杷、桑白皮、黄连、黄柏、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荆芥、白蒺藜、石膏、通草、生甘草等。

  • 脾胃湿证:头面、胸背等部位出现红斑,患处皮肤油腻,患者小便短赤、大便臭秽。常用药物:防风、苍术、白术、赤茯苓、陈皮、厚朴、猪苓、山栀、通草、泽泻、滑石、茵陈、大黄、生甘草等。

  • 血虚风证:头面等处见淡红斑片,皮肤干燥,糠样脱屑或头皮堆叠。患者或伴口干口渴,面色萎黄无华,心悸失眠。常用药物:胡麻、炒苍术、牛膝、石菖蒲、天花粉、威灵仙、当归、苦参、川芎、甘草等。

2·中成药

在中成药治疗方面可以使用润燥止痒胶囊、当归苦参丸、龙胆泻肝胶囊、消风止痒颗粒、雷公藤多苷片等进行治疗。

3·外治疗法

通过外治法治疗脂溢性皮炎时,需要根据皮疹特点、发病部位、证型等几个方面决定治疗药物。

如中药涂抹类的冰黄肤乐软膏、姜黄消痤擦剂可以起到清热、止痒、消炎的作用。中药药浴可选择颠倒散、脂溢洗方、复方黄柏液涂剂进行治疗。其次还有中药塌渍、非药物外治法(梅花针、针刺、耳穴压豆)等。

以中药药浴中复方黄柏液为例,用于在进行治疗之前,依然需要使用清水将患者的头发进行清洗,再将剂量为20mL的复方黄柏溶液剂与温水进行混合,使用该混合液对患者头皮进行冲洗可用或不用清水冲洗,每周两次。

注意事项:

治疗过程应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取,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其次也要避免过度清洗,使用低敏度的乳霜保护皮肤,日常也要保持健康心态,规律作息。

牵头讨论起草的专家有(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蔡玲玲、陈达灿、陈晴燕、刁庆春、段逸群、贾敏、刘红霞、刘巧、刘学伟、李斌、李领娥、李上云、李铁男李元文、孙占学、闫小宁、杨志波、杨素清、张丰川、曾宪玉。

执笔者:李铁男,李上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