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咽喉肿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咽喉肿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dise.fh21.com.cn/article/51631.html

咽喉肿痛是常见的症状,除了常规治疗方法外,中医辨证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中医将咽喉肿痛分为实热证和虚热证两类,每种证型的治疗方法和穴位选择都有所不同。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证型的中医治疗方法。

实热证

实热证的治疗以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为主,主要选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主穴包括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根据具体症状,可以配穴治疗:外感风热者加风池、外关;肺胃实热者加重楼、鱼际。采用毫针泻法。

方义解释

  • 少商是手太阴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是治疗喉证的主要穴位。
  • 尺泽是手太阴经的合穴,能泻肺经实热,取“实则泻其子”之意。
  • 合谷和内庭分别为手足阳明经穴,两穴合用可泻阳明之郁热。
  • 三焦经井穴关冲,点刺出血,加强肺胃清热,消肿清咽。

虚热证

虚热证的治疗以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为主,主要选取足少阴经穴。主穴包括太溪、照海、鱼际。根据具体症状,可以配穴治疗:夜热者加三阴交、复溜。操作时,太溪、照海用补法,鱼际用泻法。

方义解释

  • 太溪是足少阴经的原穴,也是足少阴经和阴跷脉的交会穴,两脉均循喉咙,可调两经之气。
  • 鱼际是手太阴经的荥穴,能清咽利肺热。
  • 三穴同用,使虚火得清,不伤阴液,适用于阴虚喉肿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