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科院研究:中国传统代茶饮的物种多样性与健康价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科院研究:中国传统代茶饮的物种多样性与健康价值

引用
中国科学院
1.
https://kib.cas.cn/xwzx/kyjz/201805/t20180511_5010402.html

随着全球对健康植物饮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的茶饮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展现出巨大的科研价值和市场潜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梳理近40年来的相关文献和市场调查,首次全面揭示了中国传统代茶饮的物种多样性、传统利用、健康功效及饮用安全性,为这一古老饮品的现代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饮食调节人类健康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全球市场对健康植物饮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茶饮文化源远流长。茶饮是指用水泡或者水煮的方式制成的植物饮品。我国茶饮中除了使用茶(Camellia sinensis(L.) Kuntze (Theaceae))这种植物以外,不同地区各个民族在茶饮中还大量使用了其他代茶植物。这些代茶饮品饮用历史悠久,且往往有多种保健及药用功效,具有很好的科研价值和市场开发前景。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研究对中国代茶饮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等方面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分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研究团队在查找筛选了近40年内报道的260篇中英文中国代茶饮民族植物学文献包括博硕士论文,以及对昆明重要代茶饮植物市场进行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代茶饮植物的物种,传统利用,健康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现状及饮用安全性进行了综述。梳理出中国传统代茶饮植物759种,其中豆科、菊科、唇形科植物最多。代茶饮以草本植物为主且利用叶片的居多。22个省份以及除汉族外的14个少数民族被报道有使用代茶饮的文化传统(图1)。代茶饮的传统保健及药用功效有30余类,其中报道最多的为清热,解毒,止咳等(图2)。

通过对文献报道次数以及传统保健药用功效的多寡分析,研究团队筛选出提及频率最高的29种茶饮植物。通过进一步文献研究发现部分常用代茶饮例如苦丁茶,菊花茶,金银花,蒲公英茶等的传统保健及药用功效被研究关注较多且有确凿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据支持。然而,民间还存在大量种类繁多的代茶饮,有些代茶饮,例如黄芩茶,枸杞叶茶饮用历史悠久,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些植物作为代茶饮所具健康功效的化学药理学研究仍亟待加强。基于我们的市场调查,代茶饮植物产品样式新颖,每公斤价格普遍在100-200元之间,在深度加工的基础上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图3)。

代茶饮植物的饮用安全性也需要被关注。尽管大部分代茶饮有长期的民间饮用基础,饮用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但有些茶饮也是药饮,饮用不宜过量,否则可能会有副作用。对于多种植物混合制成的茶饮也需依据经典配方,乱配可能会由于植物互做引发不良反应。另外,代茶饮植物重金属以及化学残留,以次充好等质量问题也需得到市场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总之,可持续利用代茶饮植物资源,记录保护好相关传统知识,并针对其进行深入的化学药理研究,中国传统代茶饮就能够为人类的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研究形成的综述文章以“A billion cups: The diversity, traditional uses, safety issues and potential of Chinese herbal teas”为题发表在民族植物学主流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268),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2015CASEABRIRG001)等项目的支持。

图1 (a)代茶饮植物的生活型;(b)代茶饮植物利用部位(报告信息总数= 1026);(c)使用代茶饮植物的地区(报告信息总数= 868);(d)代使用茶饮植物的少数民族(报告信息总数= 241)。

图2代茶饮植物传统保健及药用功效(报告信息总数= 1975)

图3昆明雄达茶城的部分代茶饮产品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