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韩信谋反是真实存在还是被冤枉?史书告诉你答案,证据确凿真不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韩信谋反是真实存在还是被冤枉?史书告诉你答案,证据确凿真不冤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V0JK0OA0543AUG0.html

韩信是否谋反,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争议话题。本文通过《史记》等权威历史文献,详细分析了韩信从要求封王到最终被诛杀的过程,试图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全面和客观的历史真相。

韩信当然有谋反,而且证据确凿。

《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载:汉四年,韩信降服了整个齐国,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说:

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如果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局势就无法稳定。为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

刘邦一看到韩信的信,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

幸亏张良和陈平在一边提醒刘邦,刘邦立即醒悟过来,便故意骂道: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诸侯,就要做真王,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

刘邦派张良亲自到齐国册封韩信为齐王,并征调军队攻打项羽。

《史记 高祖本纪》还记载了刘邦听到韩信要挟封的信后,还准备发兵攻打韩信,幸亏张良劝说,刘邦才放弃。

韩信向刘邦要挟封王的行为,让刘邦看来就是谋反,韩信的兵、将、粮食、物资、补给都是刘邦提供的,平台也是刘邦铺垫的,现在韩信立了功就要封王,这明显以下犯上的行为,在那个年代,威胁君王就是谋反,刘邦只是碍于当前的形势不便发作,而是留到日后再算账。

刘邦被迫封韩信为齐王

垓下之战前,项羽派使者武涉想说服韩信与项羽联合,或者至少保持中立,但被韩信所拒绝。

韩信的谋士蒯通多次劝说韩信自立,韩信说道:先生暂且说到这儿吧!让我考虑考虑

说明韩信并不反感自立。

韩信虽然拒绝了武涉和蒯通,但也没有惩罚他们,这说明韩信是有私心的,至少他内心深处有自立的想法,但迫于当前的形势,自立是没有出路的。

《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下令捉拿项羽旧部钟离昧,钟离昧投靠了韩信。

蒯彻劝韩信自立,韩信只是拒绝,并未追究

后来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采用陈平的建议,以巡游云梦泽为由,让韩信前来相见。

韩信曾想发兵反叛,又认为自己没有罪,想朝见高祖,又怕被擒

韩信已经有叛乱的动向,只是他没有把握而已

于是韩信听从他人建议,杀了钟离昧,把钟离昧的首级献给了刘邦,企图以此来取悦刘邦。

结果韩信一见到刘邦,就被武士捆绑起来,刘邦把韩信押到了洛阳,免了他的楚王爵位,改封为淮阴侯,仍然留了韩信一条命。

刘邦命人捆绑韩信时,韩信说了句名言: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刘邦抓了韩信,改封为淮阴侯

之后韩信相当于被软禁起来,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并且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周勃、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史记 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曾对陈豨说道:

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陈豨表示赞同。

汉十年,陈豨起兵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平叛,临行前刘邦让韩信一起去,韩信托病不去。

韩信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您。

韩信在京城准备起兵,其计划是: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韩信部署完毕,等待着陈豨的消息。

韩信的一个家臣向吕后告发了他的谋反计划,吕后把萧何叫来,让萧何欺骗韩信说刘邦已经平定陈豨归来,要韩信来朝见。

韩信企图传传诏书,发动罪犯和奴隶叛乱

韩信进宫之后,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并诛杀了韩信的三族。

史书清楚明确地记载了韩信谋反的证据,他确实谋反了

从韩信要挟刘邦封王开始,韩信就有了不匹配的野心,刘邦封韩信为王时,不断有人在韩信面前教唆其谋反自立,韩信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激烈反对,甚至都没有处罚教唆他的人。

说明韩信至始至终都有谋反之心,只是他没有把握,人性就是这样,等到韩信真的策划谋反时,结果因为计划泄露,被吕后及萧何联合杀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