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与“受限空间”的区别!附:最新有限空间判定标准!
“有限空间”与“受限空间”的区别!附:最新有限空间判定标准!
有限空间与受限空间是安全生产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定义、标准和应用场景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个概念的差异,并介绍最新的有限空间判定标准,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作业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与受限空间的区别
“有限空间”出自《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13号令),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人员可以进入作业,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
“受限空间”出自《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22),是指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者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注:包括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管沟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受限空间作业指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在生产安全领域,受限空间主要是化工行业约定俗成的用语,而有限空间主要是冶金等工贸企业的规范用语。
除了行业领域的叫法区别外,有限空间通常指的是那封闭与外界隔离,出入口较窄的空间,但有足够的空间让工人能够进入并执行工作。这些空间的入口和出口可能会受到限制,但并不像受限空间那样严格。受限空间则是指那些具有限制性开口的空间,工人进出需要特殊的方法,如爬梯或使用绳索。这些空间通常不适合持续占用,并且可能会有潜在的危险气体积聚或其他危险条件。受限空间由于其结构特点,更容易积聚有害气体,因此潜在的危险性更大。
有限空间须同时满足3个物理条件和至少1个危险特征,即“3+1”条件。
有限空间须同时满足3个物理条件:
- 足够大到员工可以进入从事指定的工作;
-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 不能自如进出;
-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
同时,有限空间须至少满足1个危险特征:
- 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
- 内部存在或可能出现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 受限空间的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
- 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如缺氧、触电、高处坠落等。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和科学辨识出有限空间!
最新有限空间判定标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配套宣教片
珍惜生命 安全作业
【最新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基础知识
1.1 有限空间定义和分类
1.2 有限空间作业定义和分类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
2.1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
2.2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
2.3 常见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示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3.1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
3.2 呼吸防护用品
3.3 坠落防护用品
3.4 其他个体防护用品
3.5 安全器具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与事故隐患排查
4.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4.2 有限空间作业过程风险防控
4.3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事故隐患排查.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
5.1 救援方式
5.2 应急救援装备配置.
5.3 救援注意事项
附 录.33
附录 1 有限空间作业常见有毒气体浓度判定限值
附录 2 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告知牌
附录 3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单
附录 4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检测记录表
附录 5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和文件
附录 6 有限空间作业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附录 7 练习题.43
基础知识
1.1 有限空间定义和分类
1.1.1 有限空间的定义和特点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空间有限,与外界相对隔离。有限空间是一个有形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空间。有限空间既可以是全部封闭的,如各种检查井、反应釜,也可以是部分封闭的,如敞口的污水处理池等(图 1-1)。
(2)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但人员能够进入开展有关工作。有限空间限于本身的体积、形状和构造,进出口一般与常规的人员进出通道不同,大多较为狭小,如直径80 cm 的井口或直径 60 cm 的人孔;或进出口的设置不便于人员进出,如各种敞口池。虽然进出口受限或进出不便,但人员可以进入其中开展工作。如果开口尺寸或空间体积不足以让人进入,则不属于有限空间,如仅设有观察孔的储罐、安装在墙上的配电箱等(图 1-2)。
(3)未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人员只是在必要时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临时性工作(图1-3)。有限空间在设计上未按照固定工作场所的相应标准和规范,考虑采光、照明、通风和新风量等要求,建成后内部的气体环境不能确保符合安全要求,人员只是在必要时进入进行临时性工作。
(4)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有限空间因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且未按固定工作场所设计,内部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产生中毒、燃爆和缺氧风险。
1.1.2 有限空间的分类
有限空间分为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和密闭设备 3 类。
(1)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管沟、暗沟、隧道、涵洞、地坑、深基坑、废井、地窖、检查井室、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如图1-4 所示。
(2)地上有限空间,如酒糟池、发酵池、腌渍池、纸浆池、粮仓、料仓等,如图1-5 所示。
(3)密闭设备,如船舱、贮(槽)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窑炉、炉膛、烟道、管道及锅炉等,如图 1-6 所示。
1.2 有限空间作业定义和分类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主要有:
(1)清除、清理作业,如进入污水井进行疏通,进入发酵池进行清理等。
(2)设备设施的安装、更换、维修等作业,如进入地下管沟敷设线缆、进入污水调节池更换设备等。
(3)涂装、防腐、防水、焊接等作业,如在储罐内进行防腐作业、在船舱内进行焊接作业等。
(4)巡查、检修等作业,如进入检查井、热力管沟进行巡检等。
按作业频次划分,有限空间作业可分为经常性作业和偶发性作业:
(1)经常性作业指有限空间作业是单位的主要作业类型,作业量大、作业频次高。例如,从事水、电、气、热等市政运行领域施工、运维、巡检等作业的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就属于单位的经常性作业。
(2)偶发性作业指有限空间作业仅是单位偶尔涉及的作业类型,作业量小、作业频次低。例如,工业生产领域的单位对炉、釜、塔、罐、管道等有限空间进行清洗、维修,餐饮、住宿等单位对污水井、化粪池进行疏通、清掏等有限空间作业就属于单位的偶发性作业。
按作业主体划分,有限空间作业可分为自行作业和发包作业:
(1)自行作业指由本单位人员实施的有限空间作业。
(2)发包作业指将作业进行发包,由承包单位实施的有限空间作业。
主要安全风险
2.1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在某些环境下,上述风险可能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2.1.1 中毒
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有限空间中有毒气体可能的来源包括:有限空间内存储的有毒物质的挥发,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焊接、涂装等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相连或相近设备、管道中有毒物质的泄漏等,如图 2-1 所示。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再经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及肝脏、肺、肾脏等脏器造成严重损伤。
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1.硫化氢(H2S)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洼处。硫化氢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硫化氢易存在于污水管道、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发酵池、酱腌菜池、化粪池等富含有机物并易于发酵的场所。低浓度的硫化氢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可被人敏感地发觉;浓度增高时,人会产生嗅觉疲劳或嗅神经麻痹而不能觉察硫化氢的存在;当浓度超过 1000mg/m3时,数秒内即可致人闪电型死亡。
2.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重与空气相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 200~300 倍,因此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甚至导致人员死亡。一氧化碳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焊接作业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3.苯和苯系物
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无色透明、有芬芳气味、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苯可引起各类型白血病,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甲苯、二甲苯蒸气也均具有一定毒性,对黏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的苯、甲苯和二甲苯,人体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和意识模糊,严重者出现烦躁、抽搐、昏迷症状。苯、甲苯和二甲苯通常作为油漆、黏结剂的稀释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除锈和防腐等作业时,易挥发和积聚该类物质。
4.氰化氢(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