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案能力的三项策略:从懂业务到懂写作
提升文案能力的三项策略:从懂业务到懂写作
在当今信息过量的时代,一篇优秀的文案不仅能迅速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还能提升个人的社交影响力。然而,写好文案并不只是文笔的问题,更需要对业务和市场有深入的理解。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探讨如何提升文案能力:懂业务策略、懂市场策略和懂写作策略。
懂业务策略
要想写出好的文案,首先要深入了解业务。这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
宏观层面:了解市场、行业和竞品
- 企业目前所在的市场是红海还是蓝海?
- 市场容量如何?发展前景怎么样?上行空间有多大?
- 企业在市场中处于什么位置?属于产业链的哪一环?
- 这条产业链中还有哪些市场玩家?彼此间有怎样的利益纠葛?
- 当前的行业趋势是什么?业内都有哪些行动?
- 我们的业务模式和产品是什么?优劣势在哪?
- 直接和间接竞品有哪些?各自的市场份额、模式与特点是什么?
- 行业外有哪些潜在竞争对手?会不会有一天颠覆整个行业?
微观层面:了解用户、产品与团队
- 产品的目标客户是谁?他们有什么痛点和需求?
- 我们的产品解决他们什么问题?我们是否有洞察用户心理?有没有形成清晰的用户画像?
- 用户的体验流程和服务流程是什么?
- 这个产品经历了怎样的迭代发展?未来规划是怎样的?
- 企业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构成是否清楚?公司对各业务线的重视程度如何?当前的业务核心是什么?
这些内容大多可以在公司内部找到合适的人员请教。例如,关于市场可以咨询市场部负责人,关于产品与用户可以咨询产品经理。这里推荐使用Business Model Canvas来帮助梳理这些内容,试着填写一下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局,发现知识漏洞。
我非常建议:如果有机会,文案应该有半只脚踏进业务里,这样我们想写的东西会如源头活水,也能更好地支撑业务发展。
懂市场策略
市场策略是大方向,是企业基于市场环境与自身情况做出的定位,为市场工作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一般由甲方高层与市场总监制定。一旦确定,整个企业从产品到品牌都需要贯彻执行。
日常广告公司输出的品牌策略、内容策略、传播策略等一众策略都必须要在甲方的市场策略下进行。
举一个神话般的例子:
美国西南航空,他们将自己定位为“单一舱级”的航空品牌,实行低成本战略,从而保持行业最低票价。曾有员工建议改善餐食与机舱配置,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她拿着厚厚的一沓提案,眉飞色舞地讲着。当时的负责人反问一句“你的方案能让我们价格更低吗?”她沉默了。在西南航空,所有的营销策划、品牌包装都要满足低成本策略的要求。
作为文案,我们一方面要懂得市场策略的内容是什么;另一方面,也要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市场策略。据我了解,不少广告公司的文案都会参与到提案中,一起输出big idea、故事线与传播节奏。在这种情况下,明白甲方的市场策略就非常重要,否则自嗨了半天,甲方根本不买账。
懂写作策略
功夫在诗外,文案由心生。以下写作技巧与策略的分享,只有在我们深刻体会业务策略与市场策略的情况下,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写作策略,即明白自己要表达什么,并选择合适的技巧。
举个例子:
自如租房的策略是鼓励大家租房不将就,提炼成一句对客户沟通的slogan就是“你可以住得更好一点”。这时直戳用户痛点,选择有亲和力的沟通就是你的策略。
自如海报出街投放时,我们发现slogan之外还有几行小字,讲“失恋搬家”、“怕和房东周旋”、“房间不好看”等。这时场景化讲故事就是你的策略。
再如,OPPO手机“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时对比就是你的策略。运用对比,支付宝也出了“每天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着两位数的存款”这样扎心的文案。
此外,文案有许多万能句式,如“不是……只是……”、“所有……都……”、“与其……不如……”、“哪有……只有……”等,日常多积累和分析,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
但这些都是“术”的层面,只是文案工作中一个小小的模块。这就好像医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我们必须综合来看,从全局考虑。
文案也好,设计也罢,开发也是一样的,只是盯着一个模块,我们就会局限自己。
懂再多文案写作的技巧,如果脱离了对业务和策略的理解,其实是很难进步提高的。不要把文案只当成是写东西,而是要把它当成实现我们营销目的的武器。唯有实现由“术”至“道”的转变,我们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