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均200场活动的体育馆,它是怎么做到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均200场活动的体育馆,它是怎么做到的?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U25KV40515AJG5.html

五棵松体育馆是北京华熙LIVE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项目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球项目的比赛场馆,它不仅是国内首个NBA标准篮球馆,更是国内首个能在六小时内完成篮球、冰球、演唱会三种模式相互转换的场馆。这座年均举办活动超过200场的体育馆,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五棵松体育馆概况

五棵松体育馆坐落于海淀区复兴路,建筑面积达6.3万平方米,高度27.86米,共有18000个观众座位。在设计之初,五棵松体育馆便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施工工艺,使其获得了建筑业的最高质量奖——鲁班奖和建筑业科技最高奖——詹天佑奖。

五棵松体育馆最初是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篮球、棒球项目建立的比赛场所。赛后,体育馆被华熙国际签下运营,成为了一座文化体育活动的地标式场馆。自2011年以来,华熙国际就开始致力于五棵松体育馆周边商业街区的规划和打造,直到2016年,华熙LIVE横空出世,依托五棵松体育馆,创造出地标式的城市休闲生活中心。


华熙LIVE·五棵松规划图

在2020年12月,由于五棵松体育馆具有极强的功能适变特征,被改造为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场馆。如今的五棵松体育馆,已成为闻名全国的文化、体育、娱乐新地标。

五棵松体育馆功能适变——通用性

五棵松体育馆具有极强的通用性。最初设计时,在平面上,它采用传统几何——矩形形状,在屋顶上,它使用平屋顶(PVC材料)。没有奇异造型的加持,使五棵松体育馆和非体育类建筑差别不明显,这为后续其他功能的加入提供了便利。


五棵松体育馆竞赛层(矩形平面)

五棵松体育馆功能适变——复合性

五棵松体育馆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就考虑到赛前、赛后的功能使用问题,在建设前就做了具体的赛前赛后使用情况的任务书。并且将赛前、赛后使用功能重叠的部分,做成永久性设计,将不重复的做成可更新设计。包含常规体育比赛、冰上运动、文艺表演和餐饮等多个功能。


五棵松体育馆举办演唱会

五棵松体育馆功能适变——独立性

五棵松体育馆的机电系统、厕所、热身场,具有独立的系统。各个设备和专业尽量地进行了分离,这使得场所内某一处需要调动时,不需要各个专业完全配合,不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况,大大方便了场所的布置。

五棵松体育馆功能适变——可变性

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时,五棵松体育场的看台便被设计为灵活可动的。当比赛结束后,放置在大厅的钢结构看台,便被拆除,不影响场馆后续的大空间使用。除此之外,设计之时,还在地面布置了30x60米的标准冰场,这也是为后续奥运会结束之后,举办冰上运动提供场所。也正是因为布置了冰场,才使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冰球项目比赛场所有资格定于五棵松体育馆。


五棵松体育馆冰场

不仅看台、地面,五棵松体育馆后场和中央吊斗屏也是具有可变性的,为赛后其他功能提供了适宜变动的条件。

五棵松体育馆功能适变——临时性与拓展性

考虑到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五棵松体育馆周边不举行棒球比赛,但是奥运会需要棒球比赛场所,所以设计师将棒球场设置为临时性场地,赛后拆除,布置商业功能,使体育馆周边充满活力。


五棵松体育馆棒球场改为hi-up商业街

同时,在上部看台的处理上,设计为可潜伏设计,即上部看台可移动到合适位置,适宜不同活动(演唱会、体育比赛等)使用,大大拓展了看台的功能。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建筑的更新改造必不可少,如何唤醒旧公建的活力,是极大的难题。在设计之初,加入功能适变的设计,是否能够增大公建的使用频率呢?五棵松体育馆或许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