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养学生整理书桌的好习惯开始
从培养学生整理书桌的好习惯开始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而好习惯的养成从细微处开始。
问题描述
男生汤某,聪明活泼,热爱劳动,对人热情大方……总之,在他身上随处可见难能可贵的优点,惟独有一点让人头疼:整个书桌抽屉就像垃圾箱,上课时,老师让他拿个本子,没有一两分钟解决不了问题。低头看看他脚下的地面,不知何时又多出废纸几片。再来看看他的作业,龙飞凤舞,涂涂改改,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是无法将他的作业从头批到尾的。当然,像他这样情况的学生并非仅此一人。
书桌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环境,如此杂乱无章,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对此,我曾就“零乱的书桌对你的学习是否有影响”对本班31 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有近81%的学生承认有影响。那么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一次批改作文的时候,我从所教班级的学生中挑出了5位字写得最潦草的准备让其重写。发放作文本的时候发现这些人中大部分(3 位)的书桌居然也极像他们的字迹——乱而难看。当然,这或许仅仅是一种巧合。不过,还有一个更有说服力的正面例证:笔者曾有意识地对本班在2006——2007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中名列班级总分前十名的学生进行了近一个学期的观察,结果发现,他们的书桌确实要比其他学生的书桌摆放得整齐一些。由此看来,零乱的书桌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不良影响是难以回避的客观事实。零乱书桌的背后是随意的行为习惯和无序的学习安排,这样一来,学习效率低下就成为必然。
解决方案
引起书桌不整洁的原因
在我对本班31 名学生进行接触和交流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中,我发现造成不整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学习用品过多,难以摆放整齐。据了解,每个学生平均每学期仅课本就有近10 本,作业本笔记本近20 本,再加上课外读物、学习用具、美术用品等等一大堆,这么多的东西要整整齐齐、规规矩矩、有条不紊地摆放在空间有限的抽屉里确实不容易。
- 玩性过重。爱玩是小孩的天性,一玩就忘了时间,一玩就忘乎所以了,更别提理抽屉了。对他们而言,理抽屉是微乎其微的小事,玩才是头等大事,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 动手能力差,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曾做过一个实验:要求本班31 名学生不考虑时间长短,只要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书桌整理好就行。结果发现:尽管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努力、非常认真,而且还花去了近五分钟的时间,但仍有4 位学生的书桌不整洁,其它学生的书桌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不会归类、不会合理利用有限空间等。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书桌整洁不整洁无所谓,根本没必要花费时间去整理。
- 懒惰。根本不想花费时间去整理,懒得去做。
上述原因中,后三条完全属于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这些原因有的是带有年龄特征的,如自制力差、随意性强、做事多凭感觉而缺乏理性思考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问题会逐步改善。可是也有一些问题,如动手能力差、不拘小节等必须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
解决书桌不整洁的策略
第一个阶段:思想发动。利用晨间谈话等时间,发动全班学生开展大讨论,使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的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非小题大做,它不仅关系到学习效率,而且还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尝试通过讲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道理引导全班学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第二个阶段:美的熏陶。借助于电视画面、杂志图片等相关资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有关家具设计、家庭装修、家具摆放等方面的书刊,使他们知道怎样摆放书本和文具才是合适的、高雅的、美观大方的。让学生明白摆放整洁的书桌就是在创造美,就是在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了,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整理书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提高了。
第三个阶段:检查督促。这是修正不良行为习惯的具体操作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必须抓细、抓严。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我们首先统一了书桌摆放的基本标准,即“齐、洁、美”。“齐”,就是要整齐划一;“洁”就是要干净卫生;“美”就是要美观和谐。要求每一个学生无论何时都必须按标准摆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上学期我经常检查,同桌互查,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效果还是不错的。这学期我认为已经是第二学期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检查了,开学初就给每个小组选出了一个小组长,专门负责书桌内物品摆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亲自检查,只是督促小组长。结果上周有两三次我发现学生现在的抽屉物品摆放已经相当不合格了,这样的反弹,给了我上了一次真实生动的行为习惯教育课。对于任何一种行为习惯要行之有效地坚持下去,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任学生是正确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发挥效用,教师不但要进行正确的指导,还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定期对组长的工作进行评比,对班级谁做得最好进行表扬奖励。尤其要注意教师在放手的同时,督导的手段一定要跟紧,跟实,要不然就会流于形式,最后功亏一篑,这也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水滴石穿的证明,只有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才能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进而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行。小事情做起来不容易,小行为也不容易培养,但只要我们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不气馁的韧劲,就一定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优良的基石。
现在,我班书桌的面貌现在已得到极大改观。每次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整洁有序的书桌,我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更为可喜的是有不少学生改掉了随手乱放东西的不良习惯,教室的地面干净了,教室里的劳动工具摆放整齐了,这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一要耐心。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的行为,耐心等待他在不断积累中形成好习惯。
- 二要坚持。孩子的行为总会有反复,你一定要忍耐,对孩子的要求应持之以恒,才会有成效。
- 三要坚信。千万别因为你的努力总不见成效而表现出你已经对孩子失去信心,更要避免不负责任地对孩子的品行做消极断言,如“你真是没救了!”等。
- 四要鼓励。别太在意孩子的小错误,只要看到他的点滴进步,就要表示赞赏,这样孩子才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 五要自律。“先教育自己,再教育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事,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就会威信扫地,让孩子产生怀疑心理。
书桌问题仅仅是一个突破口,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健康、丰富、崇高的情感和文明、得体、优雅的举止,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受益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所以,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班主任必须深谋远虑,长抓不懈。
一张整洁的书桌,带给我们的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一份优雅的心情、一个良好的习惯、一种可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