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8种“比喻”手法,让你的写作更具创造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8种“比喻”手法,让你的写作更具创造性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5349736_121124291

文章,如织锦,字字句句皆为丝缕,其间纵横交错,却又有章可循。在诸般修辞手法中,比喻尤为璀璨夺目,似那织锦上的金丝银线,点缀其间,使文章熠熠生辉。

比喻者,心之翼也。以翼振声,则声可远扬;以喻饰文,则文可生辉。故为文者,当善用比喻,以增其色,以添其韵。

“明喻”。 如诗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以水喻情,直言其深,读者一目了然。

“暗喻”。 譬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梦与人生,如影随形,虽未直言,却已道尽其中奥妙。

“借喻”。 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借喻坚韧不拔之志,无多言,读者自能领会。

“博喻”。 诸如:“青春如诗,如画,如歌,如梦。”以诗、画、歌、梦四者共喻青春,丰富多彩,尽显其韵。

“较喻”。 有如:“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以天上之音喻人间之乐,更显其珍稀难得。

“缩喻”。 例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光阴与金同等珍贵,却更觉时光易逝,光阴难留。

“扩喻”。 譬如:“他的心中装下了整个宇宙。”心本有限,却以宇宙喻之,其胸怀之宽广可见一斑。

“反喻”。 又如:“他的脸皮厚如城墙。”脸皮与城墙本无可比之处,却以城墙喻脸皮之厚,反其道而行之,更觉其讽刺意味。

“互喻”。 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是眼睛的源泉。”眼睛与心灵相互映照,互为比喻,相得益彰。

“曲喻”。 诸如:“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笑容与阳光本不同类,却以阳光喻笑容,曲折而含蓄,令人回味无穷。

“联喻”。 例如:“他的歌声如清泉般悦耳,如丝绸般柔滑。”以清泉与丝绸共喻歌声,两相结合,相得益彰。

“引喻”。 又如:“他的才华,真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借古人之诗,喻今人之才,引经据典,更显其才情横溢。

“回喻”。 譬如:“他像风一样自由,又像山一样坚定。”先以风喻其自由,后以山喻其坚定,回环往复,韵味无穷。

“倒喻”。 例如:“他虽贫穷,却拥有一颗比富翁更富有的心。”以富翁之财喻贫穷之人之心,倒转其义,更显其精神之富有。

“类喻”。 诸如:“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人群中熠熠生辉。”以星星喻人,同类相比,更显其光彩夺目。

“对喻”。 又如:“他既像猛虎下山,又像游龙出海。”以猛虎与游龙相对喻之,下山与出海,相得益彰。

“双喻”。 例如:“他的眼睛像湖水一样深邃,又像星星一样闪烁。”以湖水与星星双喻其眼,既显其深邃,又显其明亮。

“顶真喻”。 诸如:“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阳光般温暖人心。”以“阳光”顶真连接“笑容”与“温暖人心”,使比喻更为连贯,意境更为深远。

凡此18种,皆为比喻之法。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可使文章生动、活泼,意蕴深厚。然比喻之道,贵在贴切自然,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牵强附会。唯有用心揣摩,方能得其精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