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转身,看锡剧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华丽转身,看锡剧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4年11月15日,无锡市锡剧院携锡剧《涓生之路》走进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极具江南风情的锡剧唱腔、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以及贴近青年生活的剧情,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锡剧《涓生之路》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探索,也成为一个生动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江苏案例。
华丽转身之新剧目
享有“太湖一枝梅”的美誉,锡剧是江苏省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涌现出诸如《珍珠塔》《玉蜻蜓》在内的多个优秀传统剧目,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快节奏成为青年人生活的主流,戏曲作为一种“慢”艺术,仿佛成为了年长一代观众的选择。热闹的剧院演出里,一度只能看到几个零星的青年观众。因而,如何吸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观众,成为每一个戏曲人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无锡市锡剧院作为当代最活跃的锡剧演出团体之一,面对新形势,积极求变,在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土故事的传播和在地文化的弘扬,力图用“最无锡”的声音讲述“最无锡”的故事。此次,江苏戏曲名作进校园,无锡市锡剧院选择了新创排的锡剧《涓生之路》,来接受青年观众的检验。
正式演出开始前,由江苏文艺广播主持人子君与无锡市锡剧院的青年编剧侯蔺珂为同学们带来现场导赏。不同于传统剧目进校园时的体验环节,此次无锡市锡剧院结合《涓生之路》剧目,为同学们安排的是跟随剧中的“小东西”一起学“喂鸡”,以及穿上黑色长袍体验剧中的“黑衣人”角色。多次参与江苏戏曲名作进校园活动,侯蔺珂也有很多心得体会,她认为坚持守正创新的新剧目是戏曲走近青年观众的一个关键点。
在台下接受采访时,侯蔺珂介绍道,为了吸引青年观众,无锡市锡剧院近年来更加注重用戏曲美学的形式展开人性深层的探讨、社会热点的表达,“我们近年推出的原创大戏有歌颂隐蔽战线乡贤英雄的《蝶恋花·沈琬》;有结合无锡本土非遗文化的《惠山泥人》;也有关注旧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沉沦与觉醒的《涓生之路》;还有聚焦爱情的小剧场锡剧《红豆》,聚焦人性的小剧场锡剧《聊斋·紫尾》。”作为一名青年编剧,她认为,“创新的前提一定是守正,我们在锡剧根子上的内容一定遵循传统,在其之上进行生发。”
华丽转身之新手法
在锡剧《涓生之路》的演出现场,还有一位特殊的演员“小狗阿随”,它的出场也引来了同学们的关注。“小狗阿随”并不是一只真的小狗,而是一把扇子,伴随着小狗叫声的音效和传统锣鼓点、戏曲扇子功,舞台上仿佛真的出现了一只活泼好动的小狗。
在剧中饰演涓生的青年演员惠海峰介绍道,“作为一部现代戏,《涓生之路》如何运用好戏曲特有的程式化表演,是需要我们去突破和尝试的一个点。在剧中有一条小狗叫阿随,舞台上不可能真的拿一条狗上来,但如果是纯虚拟化的表演,小狗的灵动可爱就没有办法体现。所以我们运用折扇来代替这条小狗,然后利用各种戏曲折扇的手法和技巧让这个小狗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舞台中。”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青年观众的代入感和沉浸感,《涓生之路》的服装设计也大有奥妙。剧中人物服装的颜色变化随着故事主线的发展、人物心境的变化而变化。涓生与子君初出场时处于热恋期,服装以粉紫色为主。随着涓生受到社会和现实的打击,他的理想和信念出现了一些动摇,开始变得有些颓废,服装的颜色也慢慢地开始变得沉闷。
惠海峰介绍道,“我们试图通过舞台上观众能看到的所有的细节,来更好地打造这个剧目的舞台效果与氛围,更好地诠释这部作品当中的内涵。”
华丽转身之新观众
不同于京剧、昆剧等大剧种,锡剧作为地方性剧种,受方言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实现“破圈”难度更大。无锡市锡剧院一方面通过守正创新,以剧目和表演强化自身,另一方面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积极拓展观众群体。江苏戏曲名作进校园无疑为锡剧在青年人中的传播与弘扬打开了一扇窗口。
本次走进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也是无锡市锡剧院参与2024年江苏戏曲名作进校园的收官之作。无锡市锡剧院别具匠心,选择更贴近青年生活的《涓生之路》,展现了旧时代知识分子在沉沦中觉醒、在觉醒中奋起的心路历程。这是一堂生动鲜活的传统文化美育思政课,也是地方戏曲与大学校园的融合碰撞。
演员们对人物复杂情感的精准把握、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布置以及锡剧优美的唱腔,成功地为青年学子们营造了一个既真实又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舞台空间。演出结束后,剧场内掌声络绎不绝,同学们用最简单也是最真诚的方式“验收”了无锡市锡剧院的精彩演出。百年前青年知识分子的内心挣扎也在同学们的心中激起了无数回响。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刘佑强同学被《涓生之路》中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所打动,他表示:“《涓生之路》不仅让观众在欣赏传统戏曲的同时感受到了现代审美的碰撞与融合,还通过涓生的心路历程,引发了观众对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命运和选择的深刻思考。《涓生之路》将会成为锡剧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基于新剧目、新手法和新观众的华丽转身,无锡市锡剧院在锡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江苏戏曲名作进校园仍将立足戏曲,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