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起名字的五行:按照汉字所属五行还是按照笔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起名字的五行:按照汉字所属五行还是按照笔画?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4683029_12188568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学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起名时,姓名与五行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那么,起名字时应该按照汉字所属的五行还是按照笔画数来考虑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问题,并提供实用的起名建议。

汉字的五行属性

五行属金的汉字

如何判断汉字的五行属性是否为金呢?

  • 首先,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来看,含有“酉”、“辛”、“自”、“革”“韦”等笔画部件的字多为属金的汉字,因为上述这些部件所代表的都是金属性的事物,因此划分时归为五行金类;
  • 其次,可以从字义上来看,代表金属的汉字是金属性的如金银铜铁;
  • 而表示与兵器刀剑有关的字也属于金属性,如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五行属木的汉字

根据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属木的汉字非常多,从字义上来分,代表花木名称的汉字皆属木,如桃、李、杏等;与饮食有关的字也是属木的,如饴、饼、米等等。

而从字形上来看,字的偏旁部首为木字偏旁、草字头、竹字头、绞丝旁的汉字,都和自然界中的植物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大部分具有这些部件笔画的字五行也属木。

五行属水的汉字

根据汉字的字形来看,汉字中带有“三点水”或者“两点水”、“鱼”、“舟”、“雨”的字都和水、河流、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五行上属水;

而从字义上来看,表示液体名称或者液体状态的字,另外有一些汉字具有水的的“动”的特性,如:人、大、儿、女、子、立等等,也是五行属水的。

五行属火的汉字

在汉字中,带有“病字头”、带有“马”、“鹿”、“豸”、还有“火”的汉字,从字形上区分都是和火有关或者所代表的事物属火的,因此这些字五行属火;

而有许多的汉字从字义上来讲和“火”密切相关,如直接表示火或者与火相关的事物:焱、煎、晋等;直接表示光芒的:明、朗、朦、胧等,五行皆属火类。

五行属土的汉字

在汉字中,带有“广、门、户、匚”或者“玉、皿、缶、瓦”的汉字都与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字形上看,带有这些笔画偏旁的汉字具有土属性;

而根据字义分析,与口有关的汉字,如吻、诺、甜、吹等,因为人的五窍中口属土而划分为属土的汉字;与祭祀相关的字,如神、祈,福等,具有土属性宽厚悠久、绵长的特性,因此也属于土属性。

笔画数与五行的关系

根据周易五行与数字关系,凡是汉字笔画尾数3、8为木,2、7为火,5、0为土,4、9为金,1、6为水的原则。

特别提醒朋友们注意:目前一些朋友将1、2为木,3、4为火、5、6为土,7、8为金,9、0为水,这是不可取的,其次,提醒朋友们某些特殊部首的笔划数:

  • 扌(手),提手旁,按手字计,为四画。
  • 忄(心),竖心旁,按心字计,为四画。
  • 氵(水),三点旁,按水字计,为四画。
  • 犭(犬),犬字旁,按犬字计,为四画。
  • 礻(示),半礼旁,按示字计,为五画。
  • 王(玉),斜玉旁,按玉字计,为五画。
  • 艹(草),草字头,按草字计,为六画。
  • 衤(衣),衣字旁,按衣字计,为六画。
  • 月(肉),肉字旁,按肉字计,为六画。
  • 辶(走),走马旁,按走字计,为七画。
  • 阝(邑),右耳旁,按邑字计,为七画。
  • 阝(卓),左耳旁,按卓字计,为八画。

起名时的五行考量

在中华文化中,五行学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姓名笔画和五行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在起名或改名时,但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是文字五行的部首、偏旁、字义等的所属五行优于文字的笔画五行,起名时名字首先考虑汉字五行属性符合四柱八字喜用神的即为好名字,其次再为其进行所谓数理、五格等的吉凶推断,即名字五行优先于其他的所谓数理、五格等的起名方法。

虽然数字也有他的五行属性,但是数字的五行在其余利于,比如风水领域对应楼层,或则对应五行数量等等方面,可以优先考虑数字五行为主,但是在汉字属性领域,肯定是优先考虑汉字的属性涵义为主,比如:

江河湖海这些汉字,很明显就看得出它所代表的的涵义是与水有关的,我们不可能说因为某个笔画代表火或则金得,就把这些汉字归类于五行属火或则五行属金去吧,这很明显就是不合理的。

起名时的忌讳

  1. 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

汉族起名,一般避祖先的名号。其一是汉族传统极讲辈分。以祖先名字为名,不但打扰了辈分的排序;而且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不敬。其二是由于汉族的特殊性决定的。汉姓,首先是承继父姓,然后起一个本人的名字,而某些少数民族或外国人,有本名、父名或本名加母姓、父姓。如法国人的姓名通常为三段,即本名,加母姓,加父姓。如果汉姓名的在承继了父姓以后,再加上祖先的名字,那么两者就没有丝毫区别了,这样你根本无从分辨李四这个人到底是爷爷还是儿子了。在封建制度下,人们不仅要“尊祖敬宗”,而且要奉为至尊,即使直呼君主的名字也是大逆不道,清代的雍正、乾隆时,仅凭这一条就可以处人死罪并殃及九族。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但就现代人而言,仅就名论,一般不以伟人、名人的名字为名。但有人因崇敬某一伟人或名人,特意取其名为名。当然姓赵、姓关的人,也不应以“子龙”和“云长”为名了,否则便会今古不分。

  1. 忌讳生冷字

名字是供交际使用的,否则,名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今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绝大多数计算机储存的汉字仅限于常用字。如果命名时,使用一些生僻字,一般人不认识,只能白白增加别人工作的难度、麻烦。命名使用生僻字,只能白白增加别人工作的难度、麻烦。人们在使名时选用生僻字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落俗套。但一般人们认识的常用字,却不过三、四千字,而命名又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称呼,并不是为了卖弄学问。有人曾举例说,当你去某个部门申请工作时,主管领导看了你的履历表后,如果认不出你的名字,那么对你的印象肯定也是很模糊的。如果他在叫你时,把你的名字读错又经你纠正,这场面可能会使领导尴尬。领导会觉得失了面子而窘迫甚至恼怒,你也可能会国因为领导然连你的名字都不认识而生轻视之心。日后在上下级相处过程中,就可能发生一些龃龉或不协调不融洽的现象。命名固然要避免俗套和雷同,但不能靠使用生僻字。使用生僻字,影响了形象,妨碍了交际,可谓得不偿失。 我国汉字的数量非常多,仅《康熙字典》就收有四万二午一百七十四字,另外繁简字、古今字、正俗字之间往往有非常细微的差别。旧时人们命名,喜 欢翻看《康熙字典》这是不足取的。我们要使用工具书,最理想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它在每个字下还收录词语,这对于命名很有参考价值。使用这部工具书也要注意,里面的生僻字,使用时要注意避开。

  1. 忌讳多音字

我国的姓氏多半属于单音字。也有个别姓氏属于多音字,如:乐字。这种姓氏显然在交际时会造成麻烦。如果说姓氏的多音是无可奈何的事实,那么名字的拟定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麻烦的。山东某地有一个学生名叫乐乐乐,老师上课时却不知该怎么叫他,老师居然让这个名字给难住了。这个名字的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可有八种读法,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排列一下。

看来这个学生的父母是成心跟整个社会过不去,一个名字居然有八种读音,在交际场合如何使用呢?到头来别人想叫不敢叫,唯恐叫错了被人耻笑,吃亏的还是自己。别人叫不上来,可以不叫,可以避开。一个人的名字如果别人不叫,不使用,那么这个名字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所以对于多音字应尽量回避。如果要用,最好通过联缀成义的办法标示音读。例如:崔乐天、孟乐章。前者通过“天”说明“乐”当读lè,后者通过“章”说明“乐”读yuè。最后一个用意义告诉你应读什么。

汉语有相当一部分多音字常用的只有一个音。这样的多音字在命名时就不必担心使用时会产生误读。

  1. 忌读“绕口”字

命名有时可以得用叠音的方法。例如:丁 丁、方 芳、辛欣等。如果不是叠音的姓名,名和姓的发音方法就要拉开一定的距离,否则,读起来不顺口,达不到的效果。有些名字读起来费劲、吃力,弄不好就会读错、听错。原因在于取名用字拗口,几乎成了“绕口令”,如沈既济、夏亚一、周啸潮、耿精忠、姜嘉锵、张昌商、胡楚父、傅筑夫等。这些名字,有的连用两个同声母字,如亚一、姜嘉等。有的连用两个同韵字,如既济、夏亚、啸嘲、胡富、励芝等。前一种是双声,后一类是叠韵。有的三个字同韵,如张昌商、胡楚父、傅筑夫等。所谓“绕口”字,主要是指双声字、叠韵字和同音字。由于声母相同,连续起来发音费力;韵部相同的字连读,发音也较困难;所以,双声叠韵是造成“绕口”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忌用“拗口”字起名,主要是指不用双声、叠韵字起名。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好办得多了。 符合音美标准的命名,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例如:彭涛、冯企、娄韵、齐飞、余声、万鸿等。这些命名,由于命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因而声音有了变化,读起来比较顺口悦耳。

如果名和姓同组,甚至完全相同,只要处理好韵母的关系,效果也很好;反之,名和姓同类,甚至完全相同,那就要在声母上下一番功夫。例如:彭宾、冯凡、娄林、张晨、余宽、方川等。

  1. 忌读不雅的谐音

有些人的名字,表面上看非常高雅,但由于读起来会与另外一些不雅的词句声音相同或相似,便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嘲弄和谐谑,成为人们开玩笑的谈资,产生某种滑稽的喜剧效果。这种语词可分为两类:一是生活中某些熟语,一是贬义词。例如:宫岸菊(公安局)、蔡道(菜刀)、卢辉(炉灰)、何商(和尚)、陶华韵(桃花运)、汤虬(糖球)、包敏华(苞米花)等。

上述谐音使姓名显得不够严肃,不够庄重,在大庭广众之下容易授人以笑柄。另外有一些名字易被人误解为贬义词,如:白研良(白眼狼)、胡礼经(狐狸精)等。

这种谐音往往变成绰号。父母起名时,如不慎重 ,很容易给儿女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到那时可就悔之晚矣。

  1. 忌讳过于时髦的字

在历史的任何阶段,总会涌现出一些极为时髦的字眼儿。如果命名时追逐这样的字,必然使人感到家长文化素质差,简单是俗不可耐,而且这样的名字,也容易重复。五十年代的“建国”,七十年代的“卫东”,可以说遍及大江南北;“马建国”、“王卫东”、“刘卫东”、“赵卫东”……又可谓千人一面。由于狂热情绪的蔓延,把色彩溶入姓名中,曾一度成为最时髦的事情。诚然,名字的确需要色彩去点缀,但姓名的色彩需要五颜六色。人人都去追逐时髦的字眼儿,也未免太单调乏味了。由此不能不让人深思,虽然我国几千年封建历史,并且讲究“忠”、“孝”之类的字眼儿,如果剔除范字,“忠”、“孝”之类的字眼儿使用频率并不高。这说明古人命名也不喜欢赶时髦。历代儒家大师,那些拼命向人们灌输“忠孝仁义”的大儒们,哪一位名字里有“忠”、“孝”之类的字眼儿?孔子讲了一辈子“仁”,他为儿子起名却用了鱼类的名字——鲤。追逐时尚上的时髦字眼儿,只是时尚上幼稚和肤浅的表现。这是追逐时髦的一个极端。

其二,中国人还是不要起过洋化的名字。中华民族的子孙是一个文明古国的传人,我们的民族有着自己的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和文化价值,所以不应该轻视自己。特别是在命名上,要显示要保持民族特色。民间认为,选用近于洋化的名字,如约翰、玛丽、丽莎、安娜等,有时还是一种时髦。但在日后的社会变迁和人我交往中,可能会给对方心理上造成一种轻视和不快的印象。当然,这是文化方面不同的一种误解,但这种误解也可能会影响人去获得的机遇,为一个名字而付出这样的代价,无论如何都不划算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