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将军饮马”问题:如何运用对称性思维解题?
揭秘“将军饮马”问题:如何运用对称性思维解题?
在数学的世界中,对称性思维是一种强大的解题工具。从代数到几何,从基础数学到高等数学,对称性思维都能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中考题目,详细讲解如何运用对称性思维来解决"将军饮马"问题。
在几何题中寻找对称性这个思维理应自然而然,不像我们这个对称性专题中代数问题显得不那么直观,毕竟视觉直观性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提到几何中的对称性,不得不提将军饮马这个经典的问题。
其实,无论阿氏圆、胡不归、将军饮马等等,其本质都是寻找两点之间最短路径,最终的目标都是转化为寻找一条直线。
如图,在直线上l找一点P,使得PA+PB最小。这就是将军饮马简化模型。
目标很简单,要想知道PA+PB何时最小,我们只需要想办法将其转化到一条直线上。由于,PA和PB两条线都在直线l的同一侧,所以,我们向着对称性出发,使其处于直线l的异侧,寻找A的对称点A'。
这样的话,PA+PB何时最小的问题就转化为了PA'+PB何时最小,当A'、P、B三点共线时PA'+PB最小,即PA+PB最小。
我们通过一道具体的问题,一道2021青海中考题。
(2021青海中考)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4,M在DC上,DM=1,N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则ΔDMN周长的最小值是?
首先分析题目,要求的是ΔDMN的周长,ΔDMN周长=DN+DM+MN的最小值,由于DM是固定值为1,所以,问题就转化为DN+MN的值何时最小。那么,我们目标又变得非常明确,寻找一条直线,使得问题得以转化。
由于,DN和MN两条线在同一侧,所以,我们向着对称性出发,使其处于异侧,这样便可实现转化到一条直线上的目标。
在正方形ABCD中,点B和点D关于AC对称,连接BN。在正方形ABCD中,AB=AD,∠BAC=∠DAC,AN共线,所以,ΔABN≌ΔADN,所以,BN=DN。
所以,这个问题进一步转化为BN+MN何时最小。我们知道,当B、N、M三点共线时BN+MN最小。BC=4,MC=3,由勾股定理可知,BM=5。所以,最终结果,当B、N、M三点共线时BN+MN最小,得出ΔDMN周长=DN+DM+MN=BN+MN+DM=BM+DM=5+1=6。
随着,我们在数学的世界中畅游,我们会发现一种更加普遍的思维方式——对称性思维。对称性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在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向着对称性出发,我们能够理解这种解法的思维落点。
对称性思维在数学解题中应用也是非常广泛,这篇文章是对称性思维系列的第七篇文章。
《揭秘!x^5+10x^3+20x-4=0,韦神是如何想到这样的解法?寻找对称性(一)》
《揭秘!a≠b,a²+√2b=√3,b²+√2a=√3求b/a+a/b数学好的人如何思考?对称性(二)》
《揭秘!x^4+7x^3+14x^2+7x+1=0,数学学霸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寻找对称性(三)》
《揭秘!小学奥数最少砝码称重问题,数学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对称性(四)》
《揭秘!小学奥数四位数之和,数学好的人如何思考?对称性(五)》
《揭秘!1+2+3+...+98+99高斯为什么这么思考?对称性(六)》
接下来我还会写一些几何、函数、数列、概率、微积分等方面的题,一起揭秘一下对称性思维与这些题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可能还会给大家介绍一些对称性思维在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