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亲子关系的案例:倾听与尊重
改善亲子关系的案例:倾听与尊重
当亲子关系陷入僵局,传统的指责和说教往往难以奏效。一个简单的沟通技巧改变,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明(化名)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他的儿子小宇今年上初中。小宇学习成绩中等,但最近一段时间,他的成绩开始下滑,甚至出现了逃课的现象。李明和妻子为此非常焦虑,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来纠正小宇的行为,但效果甚微。每次和小宇沟通,总是以争吵告终,家庭氛围也越来越紧张。李明的朋友向他推荐了王金海的“共情营说话之道”训练营。起初,李明对这种沟通训练营持怀疑态度,但他实在不想看到儿子继续这样下去,于是决定试一试。
训练营的第一堂课,王金海老师就向学员们介绍了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我”语言。他解释说,当我们用“你”语言指责对方时,往往会引发对方的抵触情绪,而“我”语言则是一种更温和、更能让对方接受的表达方式。李明回到家后,决定尝试一下这种新的沟通方式。那天晚上,他坐在沙发上,看着小宇从房间里走出来,准备去厨房拿饮料。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用平静的语气说道:“小宇,我感到很失望,因为你的成绩下滑了。”小宇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父亲,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李明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可能有自己的理由,但我真的很担心。我怕你以后会后悔,怕你因为现在不努力而失去更多机会。”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补充道:“我希望你能跟我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小宇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走过来,坐在沙发上。他低着头,小声地说:“爸爸,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学校里的同学都不喜欢我,老师也总是批评我,我感觉自己很没用。”李明听到这些话,心里一阵酸楚。他意识到,原来儿子的内心是如此脆弱。他轻轻拍了拍小宇的肩膀,说道:“孩子,爸爸很理解你的感受。被人批评和不被理解,确实会让人很难受。但你要知道,爸爸和妈妈永远站在你这边,我们不会因为你犯了错就放弃你。”小宇抬起头,看着父亲的眼睛,眼眶微微有些红。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父亲如此温柔地对待他,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大声呵斥。他忍不住说道:“爸爸,我以后会努力的,我也不想让你失望。”李明点了点头,微笑着说:“我相信你,儿子。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小宇点了点头,父子俩相视一笑,气氛变得温暖而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