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这5种犀鸟,藏在深山人未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这5种犀鸟,藏在深山人未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isenlin.cn/sf_018908621EBE4603BAD50EAD28D10934_209_591FBFA9504.html

犀鸟是热带森林的珍稀旗舰物种。在中国,分布有5种犀鸟:双角犀鸟、白喉犀鸟、棕颈犀鸟、冠斑犀鸟和花冠皱盔犀鸟。它们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稀少,是十分珍贵美丽的鸟儿。


花冠皱盔犀鸟 摄影/孙晓宏

双角犀鸟

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藏墨脱


双角犀鸟华丽的彩羽 摄影 / 龚强帮

双角犀鸟(Buceros bicornis) 全长1.2米,体重约2千克,属于大型犀鸟。雄鸟眼睛的虹膜为红色,喙部有黑斑,这是区别于雌鸟的特征。

双角犀鸟常成对活动,非繁殖季节结大群活动。飞行时发出很响的扑翼声,鸣叫声类似“咯-罕-牟,咯-罕-牟”,声音低沉浑厚,在森林中传播甚远。

双角犀鸟分布于印度、锡金、不丹、缅甸、泰国、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及苏门答腊等地,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盈江、耿马、沧源、勐腊、景洪等县,西藏墨脱也有分布记录。

白喉犀鸟

勐腊观察到小群


白喉犀鸟 摄影 / 刘璐

白喉犀鸟(Ptilolaemus tickelli) 全长70厘米,分布于中南半岛地区。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没有野外目击白喉犀鸟的记录。最近几年鸟类学研究人员观察到小群的白喉犀鸟。它们喜欢在热带森林的高大树冠上结群活动,鸣叫声急促响亮,似“格-格-格”声。

白喉犀鸟分布于中南半岛地区,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勐腊县,在广西曾有分布。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没有野外目击白喉犀鸟的记录。最近几年鸟类学研究人员在勐腊县自然保护区森林里观察到小群的白喉犀鸟。

棕颈犀鸟

勐腊、沧源有零星记录


棕颈犀鸟 摄影 / 鸟网·独行虾

棕颈犀鸟(Aceros nipalensis)国内最罕见。它们无盔突,嘴基具黑黄相间的斜形棱纹。整个背部、两翅及尾羽为黑色,外侧初级飞羽端部及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雄鸟颈部及胸腹部棕色,雌鸟颈部及胸腹部黑色。

棕颈犀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北部及中南半岛等地。在中国的云南勐腊、金平,以及西藏东南部的墨脱曾有人采集过棕颈犀鸟的标本。但在最近40多年,只有在中国境内的云南勐腊、沧源自然保护区有屈指可数的零星两笔观察记录,这使得棕颈犀鸟成为中国野外最少观察记录的犀鸟。它们常单个或成对活动,非繁殖季节会集大群活动。

冠斑犀鸟

盈江、勐腊和扶绥可见到


冠斑犀鸟 摄影 / 徐永春

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coronatus)全长70厘米。云南山区村民叫它“山老鹳、大嘴雀”。因飞行时翅膀伸得笔直,广西当地村民又叫它“飞机鸟”。

冠斑犀鸟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在中国,它曾是分布范围最广的犀鸟,但目前,冠斑犀鸟仅在云南盈江、勐腊和广西扶绥比较容易观察到。它们经常结小群在森林树冠层觅食。

花冠皱盔犀鸟

仅见于盈江、瑞丽等地


花冠皱盔犀鸟 摄影 / 徐永春

花冠皱盔犀鸟(Aceros undulatus)全长1米左右。雄鸟通体以黑色为主,前额、头顶和枕部深栗色,头、颈两侧和前颈黄白色,尾羽白色,喉囊黄色。雌鸟喉囊深蓝色。雌雄鸟的喉囊均具一道黑色带斑。

分布于印度阿萨姆、孟加拉、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等地。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盈江、瑞丽等地。花冠皱盔犀鸟非繁殖季节常结群活动,群体从十几只到几十只或上百只不等。

珍稀物种的保护现状

中国这5种美丽珍贵的犀鸟,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很多人疑惑,这么珍贵的物种,为什么没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据说当年讨论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的学者提出一个原则,凡是分布在边缘的物种降一个级别。中国犀鸟均属边缘分布,故都被定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实中国学者对边缘物种研究极为缺乏,今后应加强对边缘分布物种的科学研究。

中国犀鸟分布范围建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系统和森林进行了相对有效的保护。但目前,动物学家和保护工作者对犀鸟还缺少系统观察研究,对它们的活动规律、移动范围、偏好生境、主要食物仍然了解不够。

真希望通过多方努力,这些珍贵美丽的大鸟们能再度种群兴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