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袭,大学生如何选择“零工经济”?
毕业季来袭,大学生如何选择“零工经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零工经济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态。特别是在毕业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零工经济来缓解就业压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大学生选择零工经济的原因、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政策,为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提供参考。
大学生就业环境分析
临近毕业季,随着现在经济迅速发展,“空闲兼职”就业新业态受到欢迎,兼职成为很多劳动者“打零工”的新选择,不少年轻人利用闲暇时间“打零工”,特别是现在刚毕业还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们。
(图片来源:教育部)
根据《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179万人,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大学生与工作之间是“狼多肉少“的关系,就更严格要求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更加积极、主动。
但目前,随着一个新的职业——零工经济的兴起,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了过渡偏向选择临时性、灵活性的工作,所以“零工经济“就为这部分大学生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
为什么大学生都选择“零工经济“?
为了搞清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去选择零工经济,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零工经济是什么?与传统的职业有什么区别?并且清晰区分这些概念上的不同。
“零工经济”是区别于传统“朝九晚五”的工作形式,具有时间短、灵活的特点,是共享经济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也是人力资源的一种新型分配形式。
“兼职经济”与全职经济相对应,是指员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的工作形式。
“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
零工经济也被称为“新就业形态”或“灵活用工”,与传统的全职工作相比,零工经济更加注重实际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多劳多得,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在零工经济模式下,劳动者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者,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技术、知识和经验等无形资产获得劳动报酬,新的劳动交易方式,更加自由的工作选择,使得企业寻找到新的、可以大幅度削减用工成本的雇佣途径,从而实现双赢。
在如今这个市场下,零工经济已经遍布各个领域,其主要形式有两种:
一是群体工作,这类群体由接入网络平台的不相干的个体组成,可能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例如网络直播、付费阅读内容创作,以及短视频创作分享等。
二是经应用程序接洽的按需工作,指通过类似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和菜鸟裹裹等APP进行搜索,接收并完成订单工作。
(图片来源:新华社)
所以不少的大学生在毕业还未找到工作时,都慢慢的去倾向找零工经济的工作,根据《2022中国零工经济行业研究报告》认为,中国一线城市的灵活用工占比达到25.6%,零工需求将不断释放,到2036年或能达到4亿人左右。
大学毕业生选择零工经济?还是零工经济选择大学毕业生?
对于年轻人特别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零工就业则给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一个“缓冲”的机会,因而受到了一定欢迎,特别是在经历疫情三年多来,很多大学生没有经历过企业实习,他们对职场和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工作。
•(数据来源:网络调查问卷)
根据调查,不少大学生选择了线上培训运营和线下服务行业的自由性的零工经济。
所以零工经济形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们拓宽了获取劳动报酬渠道,促进了就业和民生的稳定,但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集中于零工经济,无法促进市场上人才资源的增长。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更好的有发展空间的职业、更加详细明确的岗位、就业指导和职场上系统化、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去推动他们迈入社会第一步。
大学生选择“零工经济“要注意什么?
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就业经历,社会经验为空白,所以一些不法经营公司抓住大学生急于在社会锻炼、渴望成功的心理,诱导欺骗大学生去做一些零工经济,而被欺骗的大学生往往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所以,这就要求大学生在选择零工经济工作工作时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
大学生刚毕业就业竞争压力大,有些大学生不想只局限于零工经济,往往会选择自己创业,但是要小心有些骗子会利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空当,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创业补贴政策,诱导大学生注册空壳公司,而骗子还以大学生充当法定代表人,骗取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等国家相关政策性补贴,甚至把大学生的公司非法用作P2P平台融资工具,让大学生承担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债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例如2022年在江苏读书的大一学生张某在半年前被“校园达人吕不”骗走2980元,骗子打着“校园创业”的幌子,实则收取入门费,并不断拉人入伙,不少大学生甚至未成年人都上当受骗了。
如今即将面临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有不少自由的时间去兼职或参加校外培训,高校也是鼓励学生更多参加社会 实践甚至给休学创业开放绿灯,一些直销公司也将高校学生视作其客户年轻化的重要市场,直销经营团队也将高校学生看作优质的人才储备,用力吸纳他们参加培训会议,但是面对直销行业,大学生们都有各自的想法。
江苏某大二学生在接触到直销后,感觉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但从事了一段时间后,因无法兼顾学业加上直销业绩不佳就退出了,在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毕业后,他选择加入某直销公司成为了一名高素质的直销企业从业人员。
而有一学生在担任商学院学生会干部时,因直销课题调研的缘故接触到了一些优秀的直销销售团队,于是跃跃欲试创建了自己的团队,但在课题组老师的帮助下和课题调研的深入推进,看到了直销美好宣传背后的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降低了热情,回归到一个冷静的调研旁观者身份,只是偶尔酌情兼职卖卖产品。
在直销事业里,大学生工作脱离了传统的雇佣关系,拥有充分的独立性和自由,不论是零工或全职都可以参与其中。
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该谨慎思考,在就业时,最好能选择一份对自己专业有益,能够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在全职固定工作颇有压力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创业和零工经济,但一定要选择合法合规的平台。
实际上,很多诸如稳定的直销公司,二代子女都已经正好毕业,或多或少,都跟着自己的父母亲属从事一份事业,更像是一种传承和继承。
国家对大学生“零工经济“就业有何政策?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密集发布政策意见,引导企业采取灵活用工等模式,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并逐步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在人力资源行业发展方面,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和引导行业朝着更高质量、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2013年7月,有关部门修正了《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务派遣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2018年6月,相关单位出台了《人才资源市场暂行条例》,进一步放宽人力资源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外包业务。
2020年7月,相关部门提出《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拓宽了灵活就业的发展渠道,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增加非全日制工作机会。
2021年3月,有关单位出台了《加快培训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推进平台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和社保线上服务。
2022年7月,相关单位提出《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强化零工快速对接服务,建立零工“即时快招“的服务模式,促进供需匹配对接。
2022年同月,政府还提出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引导零工人参加急需紧缺职业技能培训。
国家和政府出台这些措施为了保障灵活就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这是对零工经济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为了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劳动权益。
大学生到底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在面对如今就业环境如此恶劣,竞争压力如此大的前提下,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难题,需要社会各界包括大学生自身都做出一系列措施。
首先,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完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增强自信心,提升生涯决策能力,选择和自己专业对口,可以提升能力的岗位,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只有明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岗位。
其次,学校也要在就业市场化背景下进行改革,将高等教育逐渐偏向市场化,因此要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促进高校真正进入市场,同时高校要重视就业市场需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大学毕业生高质量人才发展,保证劳动力市场的人才有效供给。
最后,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营造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提供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实施适度增长下的高就业率经济发展战略,形成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放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缓解就业压力。
面对如今就业难的浪潮,大学生可以先选择零工经济作为过渡,但不适宜长时期的被困于其中,最好能脱离出零工经济,选择一份对自己能力有所提升的工作,增长自己的能力,为市场高质量人才资源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