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态势与展望
国际资本流动态势与展望
全球经济将实现温和增长,加之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这些都为全球资产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全球金融市场将更为活跃
2024年国际资本流动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4年10月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以下简称《展望》)预测,2024年,全球实际GDP增速预计由2023年的3.3%略降至3.2%,通货膨胀率预计由2023年的6.7%降低至5.8%。全球经济增速较为稳定且通胀水平持续降低,经济有望实现“软着陆”。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增速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其中发达经济体总体的经济增速较2023年温和上升,但内部差异显著。根据《展望》,2024年发达经济体GDP增速预计为1.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美国经济得益于强劲的国内消费和非住宅投资的拉动,2024年GDP增速预计为2.8%,较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日本受汽车行业供应链中断影响,加上第一季度个人消费环比增速为-0.7%,拖累经济增长,2024年GDP增速预计为0.3%,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欧元区受欧洲中央银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出口增长的拉动,经济温和回升,2024年GDP增速预计为0.8%;英国中央银行的降息、新一届政府推出的提高公共部门人员工资、削减增值税等一系列政策提振了市场信心,GDP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0.3%上升至2024年的1.1%。
根据《展望》,2024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GDP增速预计为4.2%,较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分区域来看,因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速放缓,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GDP整体增速预计为5.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印度因通胀高企导致民众消费意愿下降,进而影响了工业部门发展,GDP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8.2%降至2024年的7%。东盟在制造业和电子产品等方面出口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GDP增速预计上升至4.6%。欧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受俄乌冲突和通胀压力影响,私人消费与投资放缓,GDP增速预计为3.2%,较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在上述全球经济背景下,2024年国际资本流动规模较2023年有所增加。根据《展望》,2024年全球资本流动规模预计为1.72万亿美元,同比上升6.11%。
分地区看,根据《展望》,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持续的货币紧缩,发达经济体通胀率预计将由2023年的4.6%降至2024年的2.6%,全球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趋向宽松,发达经济体2024年资本净流出预计将增加至3266亿美元。2024年,受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降息的影响,美国净流入规模由9241亿美元小幅降低至8954亿美元;德国预计仍将延续多年以来的净流出态势,净流出规模预计由上年的2593亿美元增加至3117亿美元;法国预计将由上年340亿美元的净流入转为106亿美元的净流出。日本仍将延续净流出态势,但日本中央银行可能因通胀压力而再次加息,预计净流出规模将小幅降低至1515亿美元。2024年英国净流入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至1046亿美元。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净流出规模保持稳定,预计净流出1835亿美元,但各地区分化明显。其中,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通胀率预计为2.1%,为之后的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条件,预计净流出规模由2023年的1883亿美元扩大至2221亿美元。欧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受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通胀高企且经济疲软,预计净流入规模将由2023年的285亿美元大幅减少至47亿美元。
在直接投资方面,预计2024年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将在2023年1.3万亿美元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分地区看,根据《展望》,2024年,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延续2019年以来的净流出态势,但规模下降至2844亿美元,降幅超过50%。其中,美国和英国由于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保持了对外资的吸引力,预计2024年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将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151亿美元,英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出由1543亿美元大幅减少至72亿美元。日本由于其货币政策还处于紧缩阶段,国内融资环境较往年紧张,预计2024年外国直接投资将维持净流出态势,但将减少25%至1224亿美元。欧元区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对外资吸引力较差,德国和法国的净流出态势将有所扩大,预计直接投资净流出分别为1017亿美元和345亿美元;意大利的外国直接投资将由净流入115亿美元转为净流出12亿美元;西班牙净流出规模保持稳定,预计净流出规模为41亿美元。虽然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面临通胀高企、债务规模较大以及贸易碎片化的挑战,经济增长预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但得益于宽松的货币环境,预计2024年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规模将扩大至1857亿美元。其中,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的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出规模预计将由上年的887亿美元减少至530亿美元。
根据《展望》,在证券投资方面,发达经济体整体证券投资延续了2023年的净流出态势,预计2024年净流出规模为3972亿美元。分地区看,美国、欧元区由于开启降息周期,预计美国2024年证券投资净流入规模为5304亿美元,降幅达到54%;德国证券投资净流出由12亿美元大幅增加至1007亿美元;法国证券投资净流入大幅减少至315亿美元。日本因货币政策收紧吸引了证券投资流入,证券投资由净流出1977亿美元转为净流入276亿美元。英国证券投资预计将由净流出2265亿美元转为净流入1946亿美元。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开始降息、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证券资本预计将由净流出1503亿美元转为净流入303亿美元,但各地区证券投资出现分化。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证券投资由净流出414亿美元转为净流入746亿美元,欧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证券投资流动规模保持稳定,预计2024年证券投资净流入172亿美元。
2024年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态势
从整体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私人资本流动净流出2928亿美元,规模比2023年同期增加66.4%。分季度来看,前三个季度分别净流出310亿美元、962亿美元和1656亿美元,第三季度私人资本净流出规模较前两个季度大幅增加。从总流动(gross flow)角度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流入中国的私人境外资本为541亿美元,逆转了2023年同期流出300亿美元的态势,这表明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国对外私人资本投资3469美元,同比增长137.7%。分项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出1563亿美元,同比上升34.0%,主要原因是来华直接投资由2023年同期的流入250亿美元转为流出130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证券投资净流出396亿美元,比2023年同期下降59.6%,境外对华证券投资流入规模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外资重新净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2024年前三季度,其他投资由2023年同期的净流入458亿美元转为净流出934亿美元。其中,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皆延续顺差格局,分别净流入171亿美元和21亿美元,第三季度大幅度逆转为净流出1126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第三季度货币与存款项以及其他项的净流出规模增加。
从直接投资角度看,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直接投资延续了2023年同期的净流出态势,规模为1563亿美元,同比增长34.0%。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布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对外投资活动更加有序和合理。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433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相当。前三季度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撤回130亿美元,而2023年同期为流入251亿美元。具体而言,第一季度外资流入102亿美元,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撤回149亿美元和83亿美元。究其原因,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风险的上升导致全球对外投资规模下降,降低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积极性,同时中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使得中国制造业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根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在境外融资成本较高、境内融资成本有优势的情况下,部分跨国公司采取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策略,在全球范围内调配资源和资金,境内偿还境外关联公司贷款的规模增加。
从证券投资角度看,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出396亿美元,同比下降59.6%。债券投资由2023年同期净流出775亿美元逆转为净流入436亿美元,抵消了部分的股权投资净流出,因而从总体上看,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来华证券投资达931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249亿美元。其中来华股权投资流入52亿美元,来华债券投资流入879亿美元。债券投资流入的增加,究其原因,一方面,美联储在经历紧缩货币政策后逐步转向宽松,吸引美元资本流入收益率相对较高的中国债券市场;另一方面,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降息提振了市场信心,且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境外投资者看好人民币债券的投资潜力,且对我国经济基本面、金融环境持乐观预期。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证券投资1327亿美元,同比增加100%。其中股权投资流出884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债券投资流出4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我国对外证券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促进了对外证券投资活动的开展。《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中国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和“基金互认”等渠道购买境外股票和投资基金份额达到477亿美元,同比增长2倍。2024年上半年,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及RQDII)对境外非居民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总额合计达到160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8倍。
从其他投资角度看,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其他投资由2023年同期的净流入458亿美元转为净流出93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外其他投资681亿美元,主要由于贷款项由2023年同期的回流252亿美元转为流出25亿美元,贸易信贷项由2023年同期的回流40亿美元逆转为流出512亿美元。分项目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货币和存款项由2023年同期净流入452亿美元转为净流出75亿美元。究其原因,一方面,海外货币与存款回流规模下降,可能由于美联储降息预期上升,境内企业和银行等主体偿还外债的节奏逐步放缓;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导致美元贬值,可能使居民逢低换汇需求增多。2024年前三季度贷款项由2023年同期净流入63亿美元逆转为净流出76亿美元。这一逆转主要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方面,我国居民在境外的放款到期,导致资金回流;另一方面,非居民偿还在我国境外的贷款,导致对华其他投资的贷款项出现资本流出。2024年前三季度,贸易信贷项净流出567亿美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306亿美元同比增长85.3%,主要原因可能与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中美利差的变动有关。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增强了国际贸易活动,中国出口商可能面临更多的应收账款,导致贸易信贷净流出增加。同时,中美利差的变动可能影响了资本流动,在中国利率相对较低的时候,中国企业倾向于减少对外贷款或加快回收海外应收账款,从而进一步推动贸易信贷项的净流出增加。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由2023年的净流出284亿美元逆转为净流入196亿美元,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隐性的资本流入。在全球经济复苏分化和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降息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和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促进了资本流入。
2025年国际资本流动展望
2024年全球通胀下行,经济保持稳定增长。2025年,根据《展望》预测,随着供应链修复、全球粮食产量提高和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下降,通胀压力得到缓解,预计2025年全球通胀水平将进一步下降,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将稳定在2%左右,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通胀率也下降至5.9%,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与2024年保持相当水平。从总体趋势来看,在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通胀进一步下行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将实现温和增长,加之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这些都为全球资产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全球金融市场将更为活跃。总体来看,虽然地缘政治和政府债务给经济造成的风险不容忽视,但在稳步增长的全球经济和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影响下,全球资本流动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将在2024年的基础上有所增加。
就我国而言,在外部环境方面,地缘政治风险和特朗普上台后对华关税政策的调整成为两大关键挑战。在国内经济和政策方面,我国正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推动经济结构性、周期性转换的稳步进行。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增速较为稳定,“扩大高水平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加上主要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的降息政策,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跨境资本流入我国,预计2025年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整体上仍延续2024年的净流出态势,但净流出规模可能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长,显示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扩张的积极和国际化布局的加速。预计2025年我国将继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同时,随着国际投资者对我国经济稳健增长前景的积极预期以及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规模可能有所增长。在证券投资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出有所下降,同时外资对华证券投资流入规模达到历史较高水平。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的逐步认可,预计2025年证券投资流入(特别是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尽管当前我国经济还面临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总需求不足等不确定因素,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国际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的逐步适应,预计将在2025年为跨境资本流入提供更多机遇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