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国时期丹阳精兵以骁勇著称,为什么没听说出过丹阳名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国时期丹阳精兵以骁勇著称,为什么没听说出过丹阳名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2582944_121161099

丹阳,自古以来就是精兵的摇篮。汉末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策等豪杰都对丹阳兵垂涎三尺。然而,尽管丹阳兵以骁勇善战闻名天下,但为何没有涌现出太多名将?本文将为您揭示其中的历史奥秘。

丹阳精兵:创业基本盘

曹操、孙策、刘备,基础都比较薄弱。他们没有资本搞”人海战术“,只能走精兵路线。因此,募得精兵,是他们创业之初的第一任务!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丹阳精兵。

丹阳精兵的名声,很早就传开了。西汉时,李陵以五千精锐丹阳步兵,在草原大战匈奴八万精骑,虽然李陵最终兵败降敌,但丹阳兵也确实表现出令人震撼的战斗力。

因此,汉末乱世开启后,曹操、刘备、孙策,都对丹阳兵垂涎三尺。

曹操

讨伐董卓之战中,曹操的部队几乎被打了个精光。

曹操再次创业,决心采取精兵策略。于是,他与夏侯惇到扬州募兵,共募得四千余人。(丹阳当时属于扬州,但这四千余人中多少来自丹阳就不知道了)然而,回到龙亢时,士卒多叛,“其不叛者五百余人”,仅剩下五百余人。这时,曹洪也带兵来到了龙亢。当时,曹洪也带着家兵千人前去扬州募兵,募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丹阳兵数千人。于是,以丹阳、庐江等地募得的步兵,成了曹操开创基业的基础。

刘备

刘备与丹阳兵的接触则更早。

刘备鞭打都邮后,“弃官亡命”。随后,何进派遣毋丘毅往丹阳募兵时,刘备也跟着一起去募兵。回程时,在下邳遇到贼寇,刘备率领丹阳兵力战有功,成为下密丞,才重新回到“体制内”。再后来,刘备投奔自己的老同学公孙瓒,为了效力。此后,陶谦想要挖刘备,遂以丹阳兵四千给了刘备。得到了丹阳兵四千,刘备“遂去(田)楷归谦。一天到晚喊着忠义的刘备呀,为了四千丹阳兵,果断离开了自己的老同学,跳槽了!当然,刘备与丹阳兵的合作,是以很不愉快的方式告一段落的。后来,与吕布里应外合,袭击刘备,夺取徐州的,正是丹阳兵……

孙策

孙策在创业之前,已经把丹阳兵作为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了。

在前往投靠袁术之前,孙策就向张纮说出了自己的创业步骤:1、找袁术,求得先君余兵;2、去丹阳找我舅舅吴景,募得丹阳兵;3、进取吴会,报仇雪恨!可见,先君(孙坚)余兵、丹阳兵,是孙策试图创业的基础!然而,先君余兵,袁术只给了他千余人。孙策兵力薄弱,渡江后,立刻进入丹阳。那里有他的好兄弟周瑜!当时,周瑜的从父周尚是丹阳太守,周瑜本人在其下作巢县县长。周瑜率所部丹阳兵及大量军资前往与孙策会合,构成了孙策横扫江东的”基本盘“。可以说,曹操、孙策、刘备,在其创业之时,都对丹阳兵极为重视,视获取丹阳兵为起兵的重要条件!

最后一支精锐

乱世开始之初,丹阳兵是最为群雄垂涎的精兵。乱世将结束的时候,丹阳兵又成了最后一支覆灭的精兵。晋灭吴之战,可谓势如破竹。唯一的一场恶战,正是丹阳兵主打的。当时,东吴丞相张悌率军渡江抵达牛渚,试图先破淮南晋军,再与益州、荆州下来的晋军决战。这是东吴政权最后的挣扎了。最后的希望,张悌把希望放在了丹阳兵身上。张悌募得5000丹阳锐卒刀楯,号为青巾军,猛攻淮南军。晋军将领知道丹阳军骁勇,虽兵力占优,但不敢正面对攻,遂令淮南军坚阵以抗。丹阳军虽猛,但毕竟兵力有限,陷阵数次后,疲惫不堪。晋军遂大举反击,大破吴军!这支最后的精锐覆灭了,东吴也要完蛋了。三国的历史,随着这5000丹阳兵的覆灭,走到了剧终时刻。

名将不多

丹阳兵的名头如此响亮,但丹阳所出的名将却不多。《三国志》所记录的人物中,丹阳人士有:陶谦、窄融、陈纪、朱治、朱然、曹豹等人。

其中,真正堪称名将者,可能只有朱治、朱然二人了。朱治、朱然足够优秀,尤其朱然,守江陵之功堪称经典。然而,天下精兵所出之地,名将数量却如此之少,完全不成比例。这是怎么回事呢?

难出头的打工人

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基本分为两类。1、自己拉出一支队伍,追随主公建功立业。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曹魏的“五子良将”中,除了于禁外,都是这样的。此外,许褚、李典,原本就是强宗,自己有武装力量!2、与主公有特别关系。比如:曹魏阵营中的诸夏侯曹,刘备阵营中的关羽、张飞。除此之外,要想从底层成长为名将,机率是极低的。汉末三国名将中,出自部曲的,只有关羽(刘备部曲将)、张飞(刘备部曲将)、于禁(鲍信部曲将)、典韦(夏侯惇部曲将)、牛金(曹仁部曲将)等寥寥数人。而这些人能够脱颖而出,除了自身实力外,还得益于机缘巧合。关羽、张飞自不必说,早早遇到刘备,成为左膀右臂。

于禁则得益于王朗的推荐。于禁本在鲍信的泰山军效力。鲍信战死后,他又跟随王朗。正是因为王朗的推荐,于禁才成长为泰山军将领,成为曹操手下大将。如果不是遇到王朗这样的名士,他不能向曹操推荐于禁;如果王朗是一个有志于军功之人,他自然也会把于禁留着自己用,也不会推荐给曹操。类似的情况还有典韦、牛金。典韦为夏侯惇部曲。由于夏侯惇与曹操的特殊关系,夏侯惇才将其推荐给曹操。牛金为曹仁部曲将。辛辛苦苦跟着曹仁征战几十年,但直到晚年,在司马懿时期,他才成为高级将领。可以说,汉末乱世,能够完全靠战功,从底层混上去的,实在太少太少了!而丹阳精兵,多为外地将领所募。他们是将领的私人财产,与将领之间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将领当然会尽可能将厉害的部曲留在身边,让他们为自己建功立业,而不是推荐给主公,让他成为主公的大将!被募的部曲,要想出头头地,实在太难太难了!我们身边有一些朋友,总觉得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仿佛遇到不同的时代,或者遇到明主,自己就能脱颖而出,逆天改命。其实,即便是在天下大乱的汉末三国时期,即便是在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号称”求贤若渴“的英雄之下,中底层人物要脱颖而出都是极为困难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