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雨水节气的特点与影响:从气候到农事全方位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雨水节气的特点与影响:从气候到农事全方位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ongli.cn/jieqi/44007.html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个节气不仅标志着天气逐渐回暖,降水增多,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雨水节气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雨水节气的特点

  1. 温度平均在10度左右
    雨水节气时,除了南方沿海城市,其他地区大部分都是较为寒冷的天气,平均温度在10度左右。有时还会遇到突然的冷空气,出现低温天气,这种天气情况我们称之为“倒春寒”。

  2. 一些地区降水增加
    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这个时期天气变化明显,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天气忽冷忽热,乍暖还寒。随着太阳直射点向赤道靠近,日照时数和强度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向北挺进,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3. 开始准备春耕
    进入雨水节气意味着要进行耕种了。对农业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雨水节气过后,气温开始回升,小麦自南向北开始返青,土壤中的水汽不断上升,凝聚在土壤表层,夜冻日融,开始返浆。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

雨水节气对健康的影响及调养方法

常见病症

春生之时,阳气生发,素体根基不稳者,最易生风,常见眩晕、中风、胸痹等疾病;雨水时节,乍暖还寒,大气的湿度逐渐增加,寒湿侵袭机体,还易出现腹痛腹泻、头痛鼻塞、腰背及关节酸痛等症状;草木萌动,花粉、冷空气等刺激,环境适应能力差者,也易出现花粉过敏、哮喘、皮肤疾病等病症。因此雨水节气调养,离不开养护机体根基,协调阴阳平衡。

饮食调养

雨水时节,寒湿未尽,脾胃最易感受寒湿侵袭,故宜调养脾胃。《千金方》中云:“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养护脾胃,宜多食甘少食酸,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茯苓、陈皮、百合、南瓜、生姜、大枣等,既可以养护脾胃,又可以驱寒除湿。

推荐药膳:
胡萝卜南瓜粥,薏苡仁党参粥,枸杞山药粥等

生活起居

  1. 保证睡眠,早睡早起,晨起后适当运动,帮助阳气生发;
  2. 春生之时,注意保暖,可避免寒湿侵袭,预防关节疼痛等痹病复发。
  3. 易过敏者,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整洁,避开过敏原,出门戴口罩,适当运动,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发物,可练习八段锦以增强免疫力。

雨水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民间谚语与天气预测

雨水当天下雨,在很多地区都认为是比较适宜的天气,而且以后的天气变化,对于农田的庄稼也是极为的有益。民间认为在雨水当天出现降雨,那么整个春季就会降水丰沛,降水的次数也比较多,农谚称之为:“雨水降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意思是指如果在雨水节气这一天出现了降雨,那么在之后到谷雨这段时间里,阴雨天气出现的会比较的多,降水也是比较丰沛的,丰沛的降水对于正值返青的庄稼,是极为有益的,也被叫做春雨贵如油。春天原本就是一个比较容易出现干旱的季节,如果在这个季节里,能够出现多次的降水,对于庄稼自然是在好不过了。

雨水无雨,夏至无雨,这两个节气虽然相差很远,但在很多农村很爱把这两个节气联系起来,意思是说在雨水节气这一天,如果没有下雨,反而是一个晴朗的天气,熏熏南风吹过,天气一派暖和,这样的天气很容易出现干旱的春季,在春季的降水会比较的少,缺少了降水的时间,会延续到夏至,虽然这样的说法带有一定的夸张性,但也侧面的描述,在雨水节气当天无雨的话,这个春季是会比较干旱的,今天是雨水节气,多地都处于晴朗的天气,也有一些地区出现了降水,其实有的农村老话,很多时候是指在一个节气的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并不是单单指节气当天,在雨水节气前后几天如果出现了降水,对于天气走向来看,是不会出现干旱天气的。

随着大环境的变化,现在的气候跟前些年相比,已经改变了很多,缺少降雨的天气越来越多,干旱已经成为常见的状态,这跟大环境的改变是有直接的关系的,干旱少雨的天气,尤其是春季,对于庄稼的生长也是极为的不利,春季是庄稼需要水分最多的季节之一,这个季节如果出现了干少雨,对于庄稼上涨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雨水当天晴朗无雨,除了要预防干旱之外,如果气温很高,还要预防另一个极端天气,哪就是倒春寒,农村俗语:“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干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也是指雨水节气当天南风熏熏晴空万里,出现干旱的几率比较大,干旱虽然会对于庄重造成影响,但远没有倒春寒带来的危害大,所以在雨水节气当天的天气变化,对于以后的天气走向,农谚之中的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农业生产管理措施

  1. 蔬菜农事
    做好大棚蔬菜、瓜果的防冻保温工作,做好通风透气,雨水节气后播种萝卜,应该选生长期短、耐寒性强、春化要求比较严格的品种进行播种。在雨水时节,对于没有秋翻的土地,特别是那些硬茬子地,要趁着有冻未化的时机,赶紧用拉子把茬子地拖一遍,或用碾子压一压,这样既能保证播种质量,又能抗旱保墒。

  2. 果树农事
    对柑橘要完成修剪和施重肥,喷药消灭越冬病害虫,继续做好沟渠的整修梳理。

  3. 畜牧农事
    做好栏舍保暖工作,加强消毒工作,防止疫病发生。广大畜牧专业户要总结前一年的生产、经营,接着制订好全年的发展计划,待到清明后,大地回春,气温回升,着手全面发展畜禽业生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杜甫的《春夜喜雨》正是雨水节气的写照。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主要管理措施

  1. 天气寒冷,要加强防冻保暖,但也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闷坏秧苗。
  2. 适当控制肥、水、防止秧苗徒长,但不能控制过分,否则会影响秧苗生长,出现瘦、小、黄的秧苗。
  3. 苗床和营养钵用的垃圾泥、栏肥、人粪等都要经过充分腐熟,不然会感染病害或引来虫害或发热烧苗根。苗床施肥不要施生肥、农肥,使用化肥要特别注意浓度,适可而止。

雨水节气南北农事差异

就大田来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多。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应及时春灌,可取的较好的效果,即常说的"春雨(水)贵如油"。同时,在雨水期间,对那些没有秋翻的土地,特别是谷茬、糜茬等硬茬子地,要趁着有冻未化的时机,抓紧用拉子(农村拖茬子用的一种工具,用条子或树枝做成)把茬子地拖一遍,或用碾子压一压,然后把茬子拖倒压碎,这样既能保证播种质量,又能达到抗旱保墒的效果。淮河以南地区,此时一般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华南双季稻早稻育秧工作已经开始,为防忽冷忽热,乍寒还暖的天气对秧苗的危害,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抢晴播种,力争一播保苗。

各地农事小提示

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雨水季节,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及人们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农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门防寒防冻工作的同时,仍要注意个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一些易发病的流行。

雨水节气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