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转账自愿赠予和赠与哪个有法律效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转账自愿赠予和赠与哪个有法律效应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4365.com/zs/3990976.aspx

转账自愿赠予和赠与哪个有法律效应

一般来说,自愿转账这种行为,常常被当作是赠与行为的一种体现形式。从法律的效力方面来考量,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这两者其实都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要是在转账的时候,清清楚楚地表明了就是无偿地给予对方,并且也不指望对方再把钱还给自己,那这就完全符合赠与的特点,这样一来,赠与合同也就成立,受赠的人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财产的所有权。不过,如果只是有转账这个行为,但是双方对于这笔转账的性质却产生了分歧,就像一方坚称这是借款而不是赠与,那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得依据具体的证据来进行判断。比如说,要是仅仅只有转账的记录,而没有其他能够证明是借款合意的证据,通常,就会倾向于认定这是一笔赠与。

总而言之,最关键的就在于转账的时候到底是怎么个真实意思的表示,以及有没有相关的证据来支撑。

转账自愿赠予与赠与的认定标准一样吗

“自愿赠予”和“赠与”本质概念一致,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标准基本相同。

从法律角度,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认定赠与成立,首先要有赠与人明确的赠与意思表示,即主观上有将财产给予对方且不要求回报的意愿;其次,受赠人要作出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

对于转账形式的赠与,若转账附言明确写“赠与”“送予”等表明赠与意图的文字,结合双方沟通记录能佐证赠与人自愿给予且不要求返还的,一般会认定为赠与。若没有明确表示,在发生争议时,法院会综合转账金额、双方关系、转账背景、日常经济往来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属于赠与行为。

转账自愿赠予与赠与在法律认定上有何区别

在法律上,“自愿赠予”和“赠与”本质区别不大。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

“自愿赠予”强调赠予行为是赠与人自主、自愿作出,不存在受胁迫、欺诈等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形,重点在突出意思表示的自愿性。而“赠与”着重于行为本身的无偿给予性质。

从法律认定流程来看,两者都需明确赠与人有赠予的意思表示,受赠人有接受赠予的意思表示。在实践中,若出现纠纷,对于是否为赠与行为,法院会审查转账当时双方的沟通记录、聊天语境、行为动机等证据来综合判断。如果没有明确的赠予表示,有可能被认定为借贷等其他法律关系。关键在于能否通过证据证明符合赠与行为构成要件,即无偿给予且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当探讨转账自愿赠予和赠与哪个有法律效应时,这里面有着诸多值得深入探讨之处。无论是自愿赠予还是赠与,若要具备法律效应,都需满足一定法定条件,比如意思表示真实、赠与人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等。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后续可能会出现赠予撤销的问题,像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时,赠与人能否撤销赠予。还有赠予财产交付后的权属争议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