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矫治全攻略:不同年龄段的常见问题及预防策略
儿童早期矫治全攻略:不同年龄段的常见问题及预防策略
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牙颌畸形问题,儿童早期矫治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儿童早期矫治的分类、不同年龄段的常见问题及预防策略,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
什么是早期矫治?有哪些分类?
早期矫治应是指:这一生命期中,对一切可能产生牙颌畸形的病因、病变的预防、阻断和治疗。
在乳牙列期及混合牙列期,对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功能、面容及心理健康的牙列不齐和颌骨发育不协调进行早期干预,创建良好的牙齿健康和颌骨正常的发育环境。
- 预防性矫治:观察、发现并及时消除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异常的因素(如:乳牙及恒牙早失、乳牙滞留、恒牙萌出异常、乳牙恒牙龋齿)。
- 阻断性矫治:用简单的矫治方法阻断错颌畸形的发生和发展(如:口呼吸、偏侧咀嚼、吐舌等不良口腔习惯、个别牙错位、牙齿拥挤、反颌、深覆合、龅牙、开颌、后牙锁颌等)。
- 生长改良和矫形:通过外力刺激或抑制手段,协调和控制颌骨在三维空间的正常发育关系(如:骨性II类错颌、骨性III类错颌、骨性开颌、骨性偏颌等)。
乳牙列初期(0-3岁)
此时孩子还处于无牙齿阶段和乳牙建立期,除了遗传因素外,为了预防孩子出现牙齿问题,对孩子牙齿的良好管理也非常重要。重点是做好口腔清洁,预防龋齿。
口腔卫生清洁
- 在孩子乳牙萌出前,家长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温水,轻轻擦拭口腔黏膜和牙龈,帮助清除口腔内残留的奶渍,减少细菌滋生。
- 当孩子乳牙开始萌出后,可选择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可以考虑使用含氟牙膏,但是要注意牙膏的用量,控制在米粒大小即可,日常饮食后家长也需要帮助孩子漱口。
饮食习惯
- 控制高糖的食物和饮料摄入,避免糖分被口腔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孩子牙齿。
- 家长喂养姿势要正确,避免奶瓶拿的过高,诱导孩子出现反颌问题。也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会增加龋齿的风险,这种习惯被称为 “奶瓶龋”。
- 2岁左右吃辅食后,要有意识增加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促进口腔肌肉的发育和颌骨的生长。
定期检查
家长需要密切观察乳牙萌出情况和孩子口腔功能的生长发育,必要时可以早期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牙齿问题,如牙齿发育异常、乳牙龋齿、乳牙早失等问题。
乳牙列期(3-6岁)
3-6岁乳牙列期是孩子口腔健康管理的重要阶段,密切观察、适时纠正乳牙列期错?畸形,同时为恒牙替换做准备。
口腔卫生清洁
刷牙漱口要养成习惯,确保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保证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包括唇颊面、舌腭面和咬合面。必要时使用牙线冲牙器辅助清洁。
饮食习惯
- 控制孩子高糖食物和粘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出现龋齿。
- 这一时期让孩子吃一些有一定咀嚼难度的食物(粗粮、坚果等),以促进孩子颌骨和咀嚼肌的发育,锻炼牙齿磨耗,有助于乳牙牙根的正常吸收和恒牙胚的健康发育,建议正确的咬合关系。
定期检查
- 每 3- 6 个月带孩子检查乳牙的龋齿情况、牙龈健康状况、咬合关系,及时发现牙齿外伤等情况。
- 这一时期涂氟是预防乳牙龋齿的有效方法,具体次数可以根据孩子的龋齿风险等级来确定。
- 如果孩子乳牙早失,出现间隙,也要做好间隙保持,避免邻牙歪斜。
预防口腔不良习惯
- 这个时期要重点关注并纠正孩子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不良口腔习惯。这些习惯可能会导致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上前牙凸、下巴后缩、深覆合、开颌等问题。
- 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牙齿发育情况,如果出现乳牙反颌、闭锁性深覆合等问题,就要及时矫治干预,一般4/5岁孩子能配合就可以干预。
- 引导孩子正常口唇闭合、舌位、鼻呼吸等的建立,可以辅助唇舌肌功能训练。
混合牙列期(6-12岁)
此时期需要密切观察孩子功能性、骨性错颌畸形的发展,如果出现及时进行早期矫治干预。
替牙期早期(6-8岁)
口腔卫生清洁和饮食习惯依然要保持好,增加营养补充钙质,增强牙齿强度,同时定期涂氟和对“六龄齿”进行窝沟封闭,预防龋齿。
同时要纠正孩子的不良口腔习惯,尤其要注意气道阻塞问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建立正确的鼻呼吸习惯,避免生长发育期间影响孩子的颌面美观。
另外家长还要重点关注孩子恒牙正常的萌出顺序和时间,常见异常包括埋伏牙阻生、乳牙滞留,恒牙异位萌出等,需要及时咨询检查,作进一步干预处理。
另外乳牙早期缺失也会导致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邻牙萌出间隙不足,10岁前乳磨牙缺失不及时治疗,牙弓周长会缩短1-3mm。
所以需要做好间隙保持,避免出现牙弓周长缩短导致牙量骨量不协调,出现牙齿拥挤、牙弓狭窄、后牙锁颌等问题。
必要时可以考虑适当扩弓,获得正常的切牙排列,解除影响颌骨、牙列等咬合干扰。
替牙期中晚期(8-12岁)
这一时期孩子如果出现功能性/骨性II类,功能性/骨性III类、骨性开颌、偏颌、深覆合、锁颌等问题,根据上下颌骨生长发育规律,充分利用男孩、女孩的生长发育高峰期,确定功能矫治和全口矫治开始时期。
可以考虑带孩子面诊正畸医生检查,通过拍摄头颅侧位片和牙齿全景片,检查上下颌骨发育情况,以及萌出和未萌出恒牙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结合孩子实际面型和口内情况,确定适合孩子的方案。
8-12 岁的孩子可能仍然存在吮指、咬唇、吐舌等不良口腔习惯,这些习惯会影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可以在早期矫正的同时,纠正不良习惯,锻炼唇舌肌,引导养成正确的舌位和闭唇的习惯,为上下颌骨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的牙齿矫正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一般孩子上颌骨生长发育到10岁就已经完成85%了,后期发育缓慢,所以对上颌骨进行生长的抑制和促进,就需要在10岁以前进行早期矫正干预,这是比较好的时机。
另外这8-12岁也是下颌骨发育的重要阶段,随着恒牙的萌出,下颌骨的长度和宽度会进一步增加,在青春期下颌骨发育高峰期之前进行早期矫正(针对下颌后缩或下颌前凸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孩子下颌骨尚未完全定型的生长潜力,对下颌进行生长的促进和抑制。
在这一时期进行早期矫治,可以利用好孩子生长发育潜力,改变骨骼的位置、改变肌肉的形态和习惯,确定一个正常的生长的轨道,而这个正常生长的轨道,就是我们想让孩子达到的一个理想的面型。
此时早期矫治效果会更为高效,降低治疗中的复杂程度,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颌骨的后缩和前凸可能会更加严重,后续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因此针对孩子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分龄管理,分症而治,制定各阶段合理的预防和矫治策略,可以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