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最神秘的墨家:墨子的"兼爱非攻"与传奇人生
战国时代最神秘的墨家:墨子的"兼爱非攻"与传奇人生
墨子,这位战国时代最神秘的思想家,以"兼爱非攻"为宗旨,穿梭于战乱纷争的年代,用智慧和勇气化解了一场场战争。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军事家、工匠,他的故事如同一只翱翔天际的神鹰,令人敬畏。
公元前455年,郑国发生内乱,楚国司马鲁阳文君公孙宽趁机准备攻打郑国。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朴素短装、脚踩破烂草鞋的老人出现在楚军营地。他就是墨翟,世人尊称他为"巨子"。
墨翟以他独特的见解和坚定的信念,成功说服公孙宽放弃攻郑。他告诉公孙宽:"攻伐本身就是不正义,您的用兵,打扰了我清静的生活。"公孙宽被墨翟的真诚所打动,最终决定罢兵息战。
墨翟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出身于宋国贵族,但选择与农民、匠人一起劳作,研究农具改进,虚心听取各种政见。他坚决反对儒家倡导的礼乐和久丧厚葬之俗,主张自食其力,不剥削人也不被人剥削。他强调劳动者的伟大,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认为只要有才能,不论出身都应该被重用。
墨翟的思想在当时获得了广泛认同,墨家迅速成为与儒家并列的"显学"。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军事家。为了实现"非攻"的理念,他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各种守备武器,包括兵械、机械和工程建筑,形成了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
公元前440年前后,鲁班为楚国制造了兵器和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翟得知后,立即前往楚国,一面安排禽滑厘带领三百名墨者帮助宋国守城,一面日夜兼程前往楚都。他以"舍弃彩车求破车,舍弃华裳取布衣"的比喻,成功说服楚惠王取消攻宋计划。
然而,天下依然烽火不息,纷争不止。墨翟在劝阻齐国攻鲁未果后,心灰意冷,最终选择归隐。他来到太行山脚下,遇见了另一位神秘人物鬼谷子。两位千古奇人一见如故,最终相携隐匿于"鬼谷岭"。
墨子的一生,如同一只翱翔天际的神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兼爱非攻"思想,不仅在战国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成为后世追求和平与正义的重要思想源泉。
战国时代
楚军向鲁阳集结
墨翟像
墨翟(剧照)
神鹰(配图)
墨翟(剧照)
墨翟与儒家思想对比
墨者守城
墨翟与鲁班斗智
墨翟劝说楚惠王
墨翟拒绝楚王封地
墨翟离开鲁国
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