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角色塑造:为什么主角总是孤儿?这个设定的深层含义与突破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角色塑造:为什么主角总是孤儿?这个设定的深层含义与突破之道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deardeer.name/archives/6109

在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主角常常被设定为孤儿。这种设定究竟有何深意?是否真的必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现象,并提供打破传统套路的创作思路。

一般来说,我们可能很常看到那 种孑然一身的设定——

例如父母双亡(孤儿设定),或者父母远在国外、采取放牛吃草的教育方针(没有束缚),甚至是双亲离异、各自组建家庭而使主角没有归属感的“类孤儿”设定。

我记得以前看过不少针对这类设定的调侃,各位也别担心被人调侃、嫌弃就觉得自己做出这样的设定不好。

这样的设定放到现在来看真的老套了些,但我们需要站在创作的立场上思考,而不是单纯当一位看客。

主角为什么要是孤儿?

孤儿角色的用意

设定主角是孤儿的作者在想什么?

例如孤儿没有传统家庭关系的牵绊,更可以无所顾忌地做任何事情,而不会被指责不顾家庭。

也可能是作者设想孤儿在社会生存上相较于一般家庭而言较为困难,所以可能具有更强大坚韧的心性。

无论种种原因,我们都知道要“踏上冒险旅程”的主角需要拥有的特质为“完整的自主性”。

某部知名IP设定是:十岁视为成人,并且通常会踏上成为训练大师的旅程。

这样世界观背景就算不需要是“孤儿”,也可以很合理地脱离家庭、完全自主决定冒险。

放弃表象,从中抽取概念

已知我们需要主角能够“合情合理”地放下周遭一切冒险,要不然是孤儿、是父母放牛吃草等设定,要不然就是该世界的价值观就是必须冒险。

重点不在于主角是否应该是孤儿,而是主角的“自主性”。

在冒险作品当中,能够自己决定并且自己承担的主角,这才是故事的必须要素。

所以主角到底是不是孤儿其实并不要紧,我们需要知道作为一位主角,这名角色必须拥有强大的动能勇往直前,带领故事中的其他角色与读者们展开冒险。

除此之外,其他如孤儿那类的设定其实都是次要的事。

例如就算是双亲健全的主角也能够拥有足够强大的动能摆脱家庭束缚;

例如渴望情感的主角也不见得没有出生在所谓健全的家庭当中。

如果我不想要老套设定,要怎么做?

前面一段我提到了“抽取概念”这个词,其实所谓“抽取概念”也就是放弃表象、找出骨干这点。

主角的主轴是什么?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经历过从前的“大网络游戏时代”。

这个名词是我自己讲的,不知道有没有人也曾用过这样的词汇。

总而言之,在那个每年都有好几款线上游戏上架,能够自由游玩的时期,那些游戏的核心骨干其实都是“打怪、升级、换装备”。

玩家藉由付出(打怪练等)得到回馈(经验值、虚拟宝物),再利用那些回馈换取或者打造自己心仪装备。

至于卖点?

可爱风、写实风、可以自由换装、有坐骑等等,那些反而都是其次的。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跳过骨干去看卖点,但作为创作者,我们需要知道“核心”究竟是什么。

在这篇主题中,我们需要知道为什么主角必须被设定为“孤儿”。

社会结构

在现今的社会结构上,至少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特别是十五岁以下的孩子们),通常家庭结构是很紧密的。

如果我们不特别叛逆、至少待在有一个亲长照顾食衣住行的家庭环境当中,无论我们的亲长是否开明、是否“好”,我们都难以舍弃这层羁绊。

如果你觉得不难,那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现在讲求家庭疗愈、内在自我疗愈还有治疗童年创伤的议题越来越多。

创作故事的是“人”,创作的故事主角也是“人”,既然同为人类,那就会有雷同的习性。

哺乳动物对幼子的照护是动物天性,也是逐渐演化成社会后的一种规范。

这是难以避免的一个特点。

逃离社会结构

所以当我们希望主角能够“自由自在”、摆脱所有的束缚,勇敢地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这就难免牵扯到一些既有的羁绊。

说实话,我认为就现在而言,“孤儿”这个表皮设定其实并非必要的。

被强行牵扯到异世界的转生穿越系作品不也是让主角毫无牵挂的方法吗?

虽然父母健全、也没有什么大缺点,但他们的不理解主角的内心需求,这不也是一 种驱使主角踏上旅程的方式?

逃离社会结构的方法有很多,这时候,我们不一定要在作品中再三强调主角曾是孤儿。

如果这个设定(孤儿)毫无意义、并不会在剧情中派上用场,那么就不要设定,或者不要再三强调。

在使用“孤儿”这样将主角的过去一笔勾消的方式以前,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笔下的主角“主轴”是什么?

什么是主角的主轴?

主角向来是能够推进剧情的重要角色。

不管他的个性如何,是被外在环境压迫的不得不或者主动选择出击,作为故事的主轴重心,他必须跑起来。

主角的唯一使命就是带领读者进入故事中,体验其中的冒险与悲欢离合。

他不用无所畏惧,不用强大到令人景仰,但他必须往前奔跑。

所以,无论是不是孤儿、是不是有什么特别原因,重点在于这位主角是否能履行“自己的职责”。

摆脱一切限制,带领读者向前阅读故事剧情。

从反面进行思考

我们知道主角不必要是个孤儿,但是,我们又要怎么“合理”让主角抛弃一切限制向前行呢?

会有这个想法的人很可能陷入了思考中的死巷。

我们不如反问自己几个问题:

双亲健在、家庭健全的人有没有可能主动展开冒险?

可以更“正向”一点

我们不需要像是训练大师一样,设计一个十岁就成年、就可以展开冒险的世界,我们也可以跟从时代潮流,让父母以放牛吃草或者“爱的教育”鼓励子女出去冒险。

谁说不行的啊?

“既然你想好了,那就出发吧!我们会作为你的精神后盾。”

然后这种跑龙套似的父母角色就可以暂且从舞台退场,让主角开始自由发挥自己的旅程。

或许偶尔在主角受到挫折的时候,还会看见母亲精心给自己准备的小东西、父亲留给自己小工具之类的,给主角的个性或者背景增添几分丰富的色彩。

也有比较极端的例子,像是在遇到阶段BOSS而吃鳖时,主角突然想到以前爷爷锻炼自己的招式或者爷爷留给自己武器,于是“喔喔喔喔喔!”使出新的必杀技,想想就满有趣的。

哎!就算不是孤儿,也有这种好 处啊(笑)

没有“必定如此”的情况

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应该是超过十年了。许多对于主角为什么总是孤儿的设定最后的总结大概都是这两点:

  • 没办法,不然没办法合理解释主角踏上冒险旅程
  • 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后面的故事

前者或许基于从前的家庭结构比现在更加紧密(就像是二十年、三十年前的家庭结构和影响力也势必比十年前更甚),后者则是某种程度上的重点。

这么说吧!

主角如果是孤儿,代表他没有过去的负累,所以他的多数人格魅力都将在冒险当中生成。

主角如果不是孤儿,他的人格魅力除了在冒险中生成外,还可以增添几分关于家庭关系的影响。

但这些……有没 有觉得很旁枝末节?

我们需要知道,没有什么是必要如此的。

孤身踏上旅程的主角不一定要是孤儿,也不一定要来自冷漠的家庭。

他也可以带着健全的背景走上旅途。

更甚者,看着被温室娇养出来的花朵,或者从小身旁充满幸福的主角在冒险旅程当中面临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不是很有趣吗?

重要的是抓住主轴

我们已知主角为什么是孤儿的意涵后,也就可以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脱离这样的套路。

也不是说非得要脱离,而是我们可以做出更丰富的设定。

抓住主轴,开始设想。

需要那么费尽心思、那么累吗?不是说这些都是旁枝末节的事?

如果你这么想着,那么也不妨想想:

如果自己笔下的角色出身背景只是流于形式与偷懒,那不是很可惜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