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丹霞,是世界的丹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丹霞,是世界的丹霞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0714771_692809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以其独特的红色砂砾岩地貌和丰富的地质遗迹而闻名于世。作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不仅是一座自然景观的宝库,更是一座集地质、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丹霞山全景

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赤壁丹崖为特色。自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丹霞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8月,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的"中国丹霞"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8项、广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云海朝晖(摄影:龙全明)

根据2022年11月国家林草局、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丹霞山国家公园已被列入候选区。目前,广东省正积极开展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前期工作。

丹霞山总面积292平方千米,地处南岭褶皱带中央的构造盆地中,地质遗迹类型丰富且独特,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的重要地质遗迹共88处,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点25处,国家级地质遗迹点57处,省级地质遗迹点6处。


丹霞山,古称“锦岩”,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

地质传奇

丹霞山的形成是一个"沧海桑田"式的地质传奇。在一亿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大湖泊,四周山峦耸立,随着雨水冲刷而来的沙石、粘土,积聚在了湖盆中。不同的水量带来的沉积物粗细不同,如今,从丹霞山的岩石上还可以看到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每一层的沉积时间可达10万年,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砂岩,更细的叫粉砂岩,每一层都是时间的证言。

天长日久,沉积物越来越多,在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下,地壳上升,湖底被抬升为山地,突露于风雨侵蚀和冷热交错气温之中,富含铁质的沉积物强烈氧化,形成紫红褐色的岩石,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瑰丽奇景。


仙山琼阁(摄影:龙全明)

中山大学黄进教授对"丹霞地貌"的定义是:"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红色砂砾岩之上,沿岩层的垂直节理由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落和崩塌后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简称"有陡崖的以砂砾岩为主的红色碎屑岩地貌"。

丹霞山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内外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丹霞山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是世界地理学"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也是丹霞组层型剖面的命名地。在世界20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面积最大、造型最丰富、景点最奇特,发育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不可代替性,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梦幻丹霞(摄影:谢嘉文)

自然与人文之美

丹霞山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于一身,最高峰巴寨海拔618米。这些大小山峰顶部平坦,侧面为几近直立的绝壁。远看群山,山壁似红霞尽染,雄奇壮美。明代李永茂形容她"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恰如其分。


烛照夕晖(摄影:谢嘉文)

丹霞山的美还在于山水环绕,动静相宜。锦江自北向南穿过丹霞山,两岸的山峰映入江水,丹山碧水,相互映照,景色令人望之心折,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的美誉。


和熙丹霞(摄影:龙全明)

尤其不能错过的体验,要数在丹霞山上观日出,云海翻涌,旭日东升,霞光千丈,群峰低眉,令观者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妙。


茶壶峰(摄影:龙全明)

除了壮美山脉外,丹霞山还是植物的王国。在植物资源上,丹霞山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丹霞山全部植物共216科、891属、1916种。其中各类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IUCN红色名录收录的5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3种;丹霞山中国特有种97科204属347种;其中丹霞山本地特有物种中,丹霞梧桐、丹霞南烛、丹霞小花苣苔最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99年)记载的有13种,其中中华水韭为Ⅰ级重点保护。还有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桫椤,有以丹霞山命名的"丹霞梧桐"、"丹霞达摩兰"等。


丹霞小花苣苔(摄影:谢嘉文)
丹霞槭树花(摄影:谢嘉文)


丹霞山不但自然景观优美独特,而且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寺庙建筑、摩崖石刻、碑刻、山寨、岩庙、悬棺等文物古迹为数众多。丹霞不仅有阴元石、阳元石、双乳石、睡美人、将军石、天生桥及众多拟人拟物、拟兽拟禽的山石造型,还有多座古石窟寺遗迹和众多古山寨等。

丹岩秋色(摄影:谢嘉文)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先民在这里生活,留下了鲶鱼转遗址。附近的先民很早以前就利用天然岩洞结庐而居,有"逢山有寨、逢寨有门、逢门必险"的说法,山上保留了各个时期的古山寨。

其中,细美寨创建于明崇祯年间,主体部分位于阳元山西麓,有三重山门、沿山脊线修凿石梯,堡寨筑于阳元山顶部,四面为绝壁、山顶筑有水池,易守难攻,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细美寨(摄影:谢嘉文)

位于丹霞山景区下、锦江东岸的瑶塘新村,通过"丹霞彩虹"及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村庄不仅提升了"颜值",还走出一条以民宿经济为核心的特色村庄发展道路。开启了"民宿+文创农创+美丽乡村生活圈"的发展模式,带动全域旅游发展,迈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步。

目前,瑶塘新村已经建成了以自然生态、禅文化、音乐休闲、图书阅览等为主题的特色民宿44间,发展农家乐、特产店一批,形成集旅游、住宿、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特色乡村。2019年7月,瑶塘新村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这也是韶关唯一入选的村;其所在的黄屋行政村亦于2021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瑶塘新村(来源:仁化县丹霞街道办)

丹霞山宗教文化积淀丰厚。隋唐时期开始有僧尼经营,在明清时期达到最盛。目前已发现石窟寺遗存达40多处。锦石岩寺始建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明清时期进行了重建、扩建。清康熙元年(1662年),高僧澹归来丹霞山开辟道场,建佛堂精舍,以佛教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意,将寺命名为别传寺。澹归自充监院,在别传寺15年,从学弟子最多时达数百人。澹归撰有《丹霞山新建山门记》《丹霞施田碑记》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依靠山洞修建而成的雪岩寺,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雪岩寺(摄影:谢嘉文)

丹霞山景色雅秀、奇险,历代摩崖石刻和碑刻则璀璨夺目。在丹霞山通天峡、别传寺、梦觉关、锦石岩等一带,留有自北宋至民国年间的摩崖石刻111题,其中宋刻8处、元刻9处,以"锦岩"、"丹霞"、"别有天"等大字摩崖最具代表。丹霞山摩崖石刻于2013年5月被列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霞摩崖石刻(摄影:谢嘉文)

"万道霞光千嶂秀,云风涂彩任漂流。红尘滚滚幡然过,赤壁悬空巧匠修。"千百年来,像这样赞美丹霞山的诗句无数。石峰、方山、石柱、壮观的崖壁、峡谷、洞穴和神奇的天生桥,展示了砂砾岩形成的地貌景观所有可能性,不仅给人以美的画面,也十分清晰地展示着正在进行的各种地质地貌过程,从美学价值到科学价值,丹霞山都是当之无愧的瑰宝。

本文原文来自南岭探秘、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仁化县史志办公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