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肌张力高≠“脑瘫”!一文教你正确认识,科学育儿不焦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肌张力高≠“脑瘫”!一文教你正确认识,科学育儿不焦虑!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5876241_374113

肌张力高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许多家长担心这是否意味着孩子患有脑瘫。本文将为您详细解释肌张力的定义、异常表现、与脑瘫的关系以及科学的防治方法,帮助您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做到科学育儿不焦虑。

一、何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肌肉总是保持着的微小的“张力”用以帮助人体维持各种姿势,是我们进行各项运动的基础。而持续过高或过低的肌张力,像一根被过分拉紧或过分松弛的橡皮筋,无法帮助人体维持正常的体位姿势,影响运动的控制和协调性。

二、肌张力的高低为何容易和“脑瘫”相关联?

肌张力的异常会引起异常的运动控制,而异常的运动控制正是脑瘫的核心表现,这也就是为什么“肌张力高”易被误认为是“脑瘫”。当然,需排除婴儿一过性肌张力增高的生理性情况,此外,检查时孩子不配合、抵抗也易被误解为“肌张力高”,需进行鉴别。

三、宝宝肌张力高一般有哪些表现?

  1. 手脚经常“打挺”,很用力地屈曲或伸直,活动手脚时感到有阻力。
  2. 拉起抬头时头硬性下垂,俯卧位时抬头幅度过大,出现头背屈姿势。
  3. 4个月手仍紧握拳不松开,拇指贴住手掌。
  4. 6个月扶立时尖足,足跟不能落地等。

四、何为“脑瘫”?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异常的运动控制及肌张力异常等)、活动受限症候群,往往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等问题。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脑瘫”不是简单的肌张力异常和运动发育落后,它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和问题。也不是所有“肌张力高”“运动发育落后”的宝宝都会发展为“脑瘫”,后续的转归受到是否有脑瘫高危病史(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缺氧缺血性脑病、胆红素脑病和宫内感染等),康复治疗成效等的影响。

因此,肌张力高≠“脑瘫”。

五、肌张力高如何防治?

  1. 孕期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放射线、毒物等,监测和处理好宝宝的黄疸,减少出现发育障碍的高危因素;
  2.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孩子发育的异常。
  3. 轻度发育异常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家庭干预(如被动操、游泳等)。而对于家庭干预效果不理想的宝宝,则尽早来儿保科进行早期干预。
  4. 依据脑的可塑性理论,对出现肌张力异常婴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运动能力,促进发育,避免或减轻继发性残损的发生。且婴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尽早开始宝宝更能获益和利于缩短疗程。

参考文献

(1)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22)
(2)高危儿保健/谢鹏,林义雯,谢玲编著.—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 ISBN 978-7-5357-6467-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