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命名的学问:从产地到功效的命名规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药命名的学问:从产地到功效的命名规律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1A06THR00
中药名称数以万计,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你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学习和记忆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妙趣横生,还能一探中药名称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古人命名智慧。
一、与产地有关
本身包含地名
- 阿胶:原产于山东东阿县的阿井
- 巴豆:产于巴蜀地区
强调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是指功效稳定雄厚,历代沿袭下来主产于某一特定产区的中药材。
- 广陈皮(新会皮)、广藿香、广木香——广东
- 杭菊——杭州
- 川连、川芎、川贝母——四川
- 建曲、建泽泻——福建
- 云茯苓——云南
- 关防风、关黄柏——东北地区
二、与形、色、气味、态有关
因味得名
- 细辛(辣)、甘草(甜)、酸枣仁(酸)、苦参(苦)
因色得名
- 青色的药物:青皮、青蒿、青黛等
- 赤色的药物:朱砂、红花、赤芍、丹参等
- 黄色的药物:大黄、黄柏、黄连、黄芩等
- 白色的药物:白芷、白术、白薇、白芨等
- 黑色的药物:黑豆、黑芝麻等
因形态得名
- 牛膝:因其茎节膨大像牛的膝关节一样, 因而得名
- 乌头:因其根像乌鸦的头而命名
- 钩藤:藤上有弯曲对称的双钩故名
- 狗脊:狗脊的根上有金黄色的茸毛, 酷似狗脊而得名
因生态得名
- 夏枯草:每到夏至即枯黄萎谢而得名
- 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
- 万年青:因四季长青而名
因气香得名
- 木香、麝香、檀香
因气臭得名
- 鱼腥草、臭椿
因质地得名
- 滑石
三、与药用部位有关
- 以根入药的部分命名的中药最为广泛,如葛根、芦根、山豆根、板蓝根、白茅根、麻黄根等;
- 以叶入药的有枇杷叶、桑叶、侧柏叶、淡竹叶、艾叶、荷叶、紫苏叶等;
- 以花入药的有金银花、菊花、厚朴花、月季花等;
- 以种子、种仁入药的则有车前子、芥子、苏子、青葙子、蛇床子、菟丝子、葶苈子、桃仁、杏仁、火麻仁等;
- 以种皮、茎皮及根皮入药的有大腹皮、陈皮、桂皮、地骨皮、桑白皮、白鲜皮、五加皮等;
- 以全草入药的有仙鹤草、灯心草、车前草、老鹳草、金钱草等;
- 以茎枝入药的有桑枝、桂枝、紫苏梗等;
- 以藤茎入药的有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等;
- 以动物某个部位入药的鹿茸、熊胆、龟板、蝉蜕等。
四、与功效有关
- 益母草:对产妇有益
- 骨碎补:对骨折有利
- 石决明、决明子:都可明目
- 合欢花、夜交藤:都可安神
- 防风:防避风邪外袭
- 苁蓉:补而不峻,有从容和缓之性
- 王不留行:活血行滞,走而不守,虽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
五、与采收炮制有关
采收
- 霜桑叶:霜打以后采摘的桑叶
- 款冬花:12月为盛产期,李时珍曰:"款者至也, 至冬而花也"
- 半夏:其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了一半而得名
炮制
- 侧柏炭、姜炭、血余炭:炒炭存性生用以止血敛涩
六、与古代传说有关
部分药属于纪念某一医生创造而命名,这跟世界尊重科学家首创精神的意思相同
- 使君子:潘州郭使君治疗小儿科疾病常用的药
- 何首乌:有位姓何的老人,因吃了它而获长寿且须发变黑而得名
- 牵牛子:传说中田野老人牵牛谢医而得名
- 刘寄奴:相传来高祖刘裕(幼名叫寄奴)年青时曾入山射中一蛇, 得到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千里光, 用以治疗金石创伤, 千里光又有刘奇奴之称
- 禹余粮:再如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将余粮抛弃在江边和山岗上, 后来变成一种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良药,人们称为“禹余粮”。
七、与外来语的翻译有关
- 补骨脂(破故纸):“婆胡子”的音译(就好比巧克力、美利坚等的音译)
- 曼陀罗:梵语“细小圆形美丽的花”的意思
- 诃子:原名诃黎勒,梵语“天主持来”的意思
八、与避讳有关
避帝王的名讳
- 延胡索:玄胡索(避清康熙帝玄烨的名讳)、元胡索(避宋真宗名讳)
- 薯蓣:薯药(避唐代宗李预名讳)、山药(避宋英宗赵曙名讳)
群众喜吉厌凶
- 白僵蚕:佳蚕
- 茯苓:福临
- 旋复花:全福花
避俗雅化
- 灶心土:伏龙肝
- 鸡蛋膜:凤凰衣
- 鼯鼠的粪便:五灵脂
九、其它
一物多名现象
- 蚤休:重楼、七叶一枝花
- 大黄:西庄、锦纹
药名错别字现象
- 牛膝:牛夕
- 蒲公英:卜公英
十、主张药名的科学化、规范化
考证中药材植物学分类与源流, 规范中药饮片正名、别名、拉丁名。
中药的命名方法多种多样,随着中药命名的规范化,有些名称随之不用,但中药的名称不仅是一个实用的代号,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智慧。了解中药的各种名称和命名规律,有利于我们了解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也益于我们了解国家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根源,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中医药文化。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一定要以中药的正名为准,不要与别药混淆,误导自己,误导他人。中药正名即规范化的中药名称, 是经国家药政管理部门确认后固定下来, 并在全国推广使用的法定名称。中药的正名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药名考证与规范》。
审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惠州医院 主任中药师 顾卫
热门推荐
钉子石块路,水泥石板路
南通崇川区:多措并举破解电动车社区消防难题
胸膜炎吃些什么食物好
95后传播摩梭文化,从外乡人到"博物馆尔"
西梅汁对排便的效果如何
肝素可以空腹打吗
儿童房装修全攻略:从设计到安全的全方位指南
STARTRADER:如何制定个人理财计划,目标设定与预算管理
论《洛神赋》的艺术特色
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有哪些
游戏资料:英雄、枪械与地图详解
楹联、剪纸、花灯制作手造海南扮新春
为什么小红书上的男人越来越多了?
《浪姐》谢金燕:父亲是猪哥亮,母亲是林见如,女儿是著名主持人
国产最好的机械手表
屈光不正是否可以佩戴隐形眼镜
什么是“道”?为什么老子认为道不可言说?
蔡司镜片系列全解析:优缺点对比及选购指南
注意!脑血管也有“节后综合征”
证券、基金账户体系和运作详解
预防流感,从我做起——流感疫苗接种知识宣传
色温、相关色温、分布温度的关系及光源色温值计算方法
一文读懂体检报告:从抽血到影像检查的全面解读
跨越三省一市,最短仅需1小时01分,这些车次你知道吗?
共享单车,哪里还有韭菜让你割?
拔牙新农合可以报销多少?30-70%比例不同种植牙和补牙政策也有
下肢训练的后必用的10个最佳腿部伸展动作
末世危机小说20本,作品以科学逻辑为骨,以人性挣扎为魂
刘国梁在中国乒乓球事业中的功与过
教你一招辨别瓷砖质量:听声辨瓷砖,轻松选购优质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