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贾平凹“商州小说”的地域文化特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贾平凹“商州小说”的地域文化特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uiwen.com/wenxue/jiapingao/307799.html

贾平凹的“商州小说”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从自然风貌到历史文化,从巫风土俗到方言土语,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商州地区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商州情结”。本文将深入分析“商州小说”的地域文化特点,探讨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贾平凹,作为土生土长的商州人,其“商州小说”系列作品展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寻根”的文学浪潮中,贾平凹以“文化本位”的审美价值取向,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商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州小说”。其中,《古堡》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描写、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神秘的巫风土俗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运用,成为“商州小说”中最具地域文化特征的代表作品之一。

一.独特的自然风貌

商州位于陕西南部,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衔接地带,是一个“偏远而不荒凉,瘠贫但异常美丽”的地方。贾平凹将故乡独特的自然风貌融入小说创作,将其描述为“美丽、富饶而充满野情野味的神秘地方”。在《古堡》中,作者通过寥寥数笔就勾画出小说故事发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商州东南多峰,××村便在天峰、地峰、人峰之间。三峰鼎立,夹一条白花花的庄河蛇行,庄河转弯抹角,万般作弄,硬使一峰归陕,一峰归豫,一峰归鄂……”这种对自然风貌“原生态”的描绘,折射出商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商州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与商州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商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是秦国和楚国的交战之地,后成为商鞅的封地。《古堡》中通过穿插《史记·商君列传》的内容,不仅延伸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还增强了文化意蕴。作品通过商鞅变法的故事,预示着改革的艰难,并暗示了张老大最后的悲剧结局。

三.神秘的巫风土俗

贾平凹在“商州小说”中融入了大量荆楚巫风和原始民俗的描写。例如《古堡》中对“红场子”仪式和篝火边巫舞的描写,展现了浓厚的原始宗教文化色彩。这些描写不仅衬托出改革的艰难,还揭示了商州地域文化的当下意义。

四.方言土语的运用

贾平凹在创作中注重方言土语的运用,认为“语言是第一的”。《古堡》中“红场子”等专有名词的使用,以及人物对话中的地道方言,不仅增强了小说的亲和力,还突显了地域文化特征。这些方言土语的运用,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彰显了小说语言的本土化审美价值。

五.结语

贾平凹的“商州小说”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表达了作者难以割舍的“商州情结”。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州情结”承载了作者“文化寻根”的审美诉求,展现了商州地区的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