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和“仙”有什么不同?两者哪一个地位更高?很多人搞不清楚
“神”和“仙”有什么不同?两者哪一个地位更高?很多人搞不清楚
在传统文化中,“神”和“仙”常常被人们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神”和“仙”的定义、起源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什么是“神”?
“神”是一个属于全世界的话题,因为不止有我国才有“神”,西方世界也有“神”。
那么什么是“神”呢?
想必很少有人会考虑这个问题,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来讲,“神”是古人想象出来的一种高于人、又具有神秘色彩的产物。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当时,无论是下雨、刮风还是下雪、打雷、闪电等等,都会被古人认为是神在发怒。
这其实是古人源于对大自然现象的不了解和不理解所致,故此才会产生一种对天上神仙的敬畏之情。
在遥远的“造神时代”,古人认为神是世上万物的主宰,并认为神拥有无边的法力,他们住在天上的宫殿里,并掌管着人世间的一切。
可以说神在当时社会中,是精神和信仰的支柱,并且也令古人十分渴望,故此才创造出了修仙成神的神话传说。
古人认为神不仅可以治理上天,还完全掌握地上的一切,认为神的力量无穷无变,是人类的主宰者,所以才会有盘古开天地和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这一切都源于对大自然和自身的不了解,可以说是蒙昧时代的一种精神寄托。
比如,大自然中的各种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都会被古人认为是神的喜怒哀乐,古人还根据人类社会的模式,为天上的神创造出了一个“朝廷”。
在天界中,玉皇大帝是所有神的领导,而其他神则各司其职管理着人间,这明显就是封建社会中,中央集权形式的一种体现。
造神时代,神话世界
从文化角度来讲,造神时代的出现,应该是我国先民对自身了解的一个出发点。
他们想弄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在苦苦思索无果之后,于是便开始大规模的“造神”,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一个个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可以说神话世界的出现,就是古代先民的精神和文化寄托,对于华夏文明发展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有一个外国专家曾说:“中国的神话故事和西方有明显的区别,而这个区别就在于,中国神话中的神仙故事,都是在和大自然抗争。”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古代神话对后世的影响。
说完了“神”之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下什么是“仙”,因为神仙二字经常捆绑出现,也就是说神和仙可能都是一种精神寄托,同时,仙也可能是比神第一个低级的神。
什么是“仙”?
“仙”作为“神”的下一等级,说白了就是人或者是动物、甚至植物,都可以通过修炼,最终走上一条修仙之路。
比如,古代志怪神话小说《封神榜》中,就曾讲述了很多“仙”,这些“仙”都是通过修炼,最终才由人变成了“仙”。
鸿钧老祖、太上老君、姜子牙等等,就都是通过修仙之路,最终成为了后人皆知的“仙”,很显然他们都不是“神”,但却可以和“神”一样位列仙班,并且成为了仅次于“神”的“仙”,这在古代传说中可谓屡见不鲜。
“神”和“仙”的区别
其实,上文已经涉猎到了二者的简单区别,不过在这里还是要再详细说一下,
首先,“神”乃是上天指定的产物,说白了就是与生俱来的身份就是“神”,他们不需要修炼更不需要磨炼。
而所谓的“仙”则不同,他们必须通过修炼和磨砺,最终才能位列仙班。简而言之“神”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而“仙”则可以通过努力实现。
相比较而言,“神”的法力肯定高于“仙”,因为无论是地位还是层次,“仙”永远都需要位列“神”之后,而且二者的使命和责任也大为不同,“神”需要担负更大的责任,并肩负更重要的使命。
结 语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作为一个凡人一定要兢兢业业的工作,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活。
当然,“造神时代”只是一个人类思想发展的过程,了解了这段历史的人千万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否则很容易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