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什么是好的文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什么是好的文笔?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H5FF080553DIFV.html

在写作的世界里,"文笔"是一个既迷人又令人困惑的词汇。它究竟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还是深藏不露的智慧?让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好文笔"。

文笔的本质

每期故事写作营最受欢迎的环节不是选题、结构、情节,而是文笔与风格。这似乎与写作的常规认知相悖,因为文笔往往被视为写作的"内功",而非表面的"招式"。然而,这种现象引发了作者对写作学习中"心理满足机制"的深入思考。

文笔的真谛

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提到:"古人不废练字法,然以意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难字而已。"这段话揭示了文笔的两个关键要素:一是通过意到之处使平庸之字焕发光彩;二是避免用生僻字来炫耀。

准确是第一要务

中外作家对"好语言"的定义惊人地一致:准确。福楼拜教导莫泊桑写作时强调"一词说",即找到那个最恰当的词。木心则将这个寻找过程视为写作的幸福,认为好的词语应该既准确又美妙。

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

仅仅追求准确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平淡中见真章。王安石的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道出了这个道理。当代作家如汪曾祺、李娟、杨绛等,都在用最平常的语言写出独特的意境。


配图:电影《法兰西特派》

汪曾祺的文笔艺术

汪曾祺的文笔朴实无华却趣味横生。他强调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例如:

  •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 "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 "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了,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这些句子每个字都普通,但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独特的韵味。

非虚构写作的文笔追求

进入21世纪后,非虚构写作越来越追求文学性,语言美感逐渐超越了传统的报告文学风格。例如:

  • 李娟在《阿勒泰的角落》中写道:"夏天的那些日子里,天空没有一朵云,偶尔飘来一丝半缕,转眼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透明的一股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空空寂寂。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空的。"
  •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 徐晓在《半生为人》中写道:"生前,他曾表示希望安葬在一棵树下。那应该是一棵国槐,朴素而安详,低垂着树冠,春天开着一串串形不卓味不香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色小花。"

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在平凡语言中追求独特意境的写作追求。

结语

好的文笔不是靠华丽辞藻堆砌,而是通过准确、朴素、意境的完美结合来实现。正如汪曾祺所说,"好的语言,都不是奇里古怪的语言,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这种追求在非虚构写作中尤为重要,因为它需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文学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