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春风助力充电行业发展,头部企业步入盈利新阶段
政策春风助力充电行业发展,头部企业步入盈利新阶段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已达到931.2万台,同比增加59.4%,公共充电桩数量达到290.9万台。与此同时,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也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4月上半月零售量达26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更是首次超过50%,达到50.39%。在政策拉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充电行业正迸发无限活力和潜力,特来电等头部充电企业已实现年度盈利,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策持续发力,充电桩下乡初见成效
2024年以来,国家部委多次发文鼓励充电桩下乡,旨在打通乡村新能源汽车补能"最后一公里"。各地政府积极响应,通过市场调查、企业调研、招商引资等形式,推动充电桩下乡工作。以山东淄博为例,沣水镇政府联合企业对全镇20多个村居进行了市场调查,发现超过2/3的村庄有安装充电桩的强烈需求。沂源县则运用分布式光伏、光伏储能式充电桩、能源自平衡建筑等成熟技术,推进"低碳"示范村庄建设。国网龙港市供电公司也为龙港市监后垟未来乡村社区充电站送电,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扬州卸甲镇人民政府联合特来电,成功建成了17个充电场站,61台充电终端,覆盖包括卸甲村、张余村等近17个村庄。
这只是乡村充电网建设中的一部分成果。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地方政府与充电企业的相互联合,充电桩下乡工作已初见成效,成功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盈利难"行业困境破局,充电企业首次实现盈利
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发展现状来看,充电设施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升级。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前15家运营的充电终端占总量的91.9%,其中特来电运营55.2万台、星星充电运营51.0万台、云快充运营49.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
根据2023年特锐德(300001.SZ)年报显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电动汽车充电网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报告期内,特来电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41亿元,同比增长32.21%,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作为充电行业头部企业,特来电的盈利说明了行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也验证了充电企业商业模式的有效性,为未来千亿充电市场的到来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同行业中,星星充电开启了0元升级超充的口号,产业链也在围绕"超充"持续发力,公布了其"超充"场站十年建设计划,并与产业链多家龙头企业正式启动"续航联盟"项目。华为、小桔充电也相继开启超充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超充网络,推动充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认为,至少在2025年之前,充电桩行业仍将处于政策扶持的阶段;未来的充电桩市场将会变得更开放且多元,场景也会不断延伸。
在各地政府和充电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年充电服务网点密度持续增加,充电便利性大幅提升。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