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短视频常用的8大运镜手法,你也可以拍大片!
学会短视频常用的8大运镜手法,你也可以拍大片!
在短视频创作中,运镜手法是提升作品质感和专业度的关键。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8种常用的运镜技巧,包括推、拉、摇、移、跟、甩、升降和环绕镜头,帮助您掌握这些基础手法,拍摄出更具故事感和镜头感的短视频。
什么是运镜?
运镜,又称为运动镜头、移动镜头,它是指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机位,或者改变镜头远近、焦距变化来进行的短视频拍摄。相对于定镜来说,运镜更具有故事感和镜头感。那么,如何通过运镜拍摄出想要的短视频呢?运镜的8种「必杀」技巧:推、拉、摇、移、跟、甩、升降、环绕。我们常见的优质短视频作品中,大多数内容就是这8种运镜技巧的组合。
推镜头
推镜头是一个从远到近的构图变化,在被拍对象位置不变的情况下,用相机向前缓缓移动或急速推进的镜头。摄像机镜头与画面逐渐靠近,画面外框逐渐缩小,画面内的景物逐渐放大,画面经历了由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完整或不完整,但必然是连缝的变化过程。这种推镜头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内心活动,加强情绪气氛的烘托。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由全貌到细节观察事物的视觉心理。
拉镜头
拉镜头则相反,它是摄影机通过移动逐渐远离拍摄对象的一种运镜方式。一方面取景范围由小变大,逐渐把陪体或环境纳入画面;另一方面,被拍对象由大变小,逐渐远离镜头,其表情或细微动作不再清晰,与观众距离也逐步加大。拉镜头往往用来把被摄主体重新纳入一定的环境,提醒观众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或者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
摇镜头
摇镜头时摄影机本身不作移动,借助于活动底盘使摄影镜头上下、左右、甚至周围的旋转拍摄。摇镜头能代表人物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一切。右摇常用来介绍大场面,上下直摇又常用来展示高大物体的雄伟、险峻。左摇镜头在逐一展示、逐渐扩展景物时,还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移镜头
移镜头顾名思义就是移动摄影机。它往往要借助一定的器械,或者把摄影机扛在肩上才能完成拍摄任务。移镜头类似生活中的人们边走边看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变化的总是被摄主体的背景。不管被摄主体是固定不动或者处于运动之中,因为镜头的移动,被摄主体的背景在连续的转换中总是变动不居,总是充满动感。移动拍摄的效果是最灵活的,但弊端是相机抖动不好控制,因此就要用到稳定器,稳定器通过机身马达和旋转轴来控制相机移动和旋转,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跟镜头
跟镜头同样也是一种移动镜头,也需借助一定的器械,或者把摄影机扛在肩上才能完成拍摄任务。它与移镜头不同之处只在于:当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或完全相反,且与被摄体保持等距离运动的移动时,它才被称为跟镜头。跟镜头始终跟随运动着的主体,有特别强的穿越空间的感觉,适宜于连续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或细部的变化。
甩镜头
甩镜头是指一个画面结束后不停机,镜头急速“摇转”向另一个方向,从而将镜头的画面改变为另一个内容,而中间在摇转过程中所拍摄下来的内容变得模糊不清楚,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甩镜头常用在表现人物视线的快速移动或某种特殊视觉效果,使画面有一种突然性和爆发力。
升降镜头
升和降是相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升降运动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通过视点的连续变化形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升镜头是指镜头向上移动形成俯视拍摄,以显示广阔的空间。降镜头是指镜头向下移动进行拍摄,多用于拍摄大场面,以营造气势。升降镜头在速度和节奏方面运用适当,可以创造性的表达一场戏的情调。
环绕镜头
在宣传片拍摄制作中,经常会用到环绕镜头,即拍摄的主体不变,无人机环绕主体四周做圆周运动,云台始终跟随主体,并通常将主体置于画面中央拍摄的镜头。一来突出了主体的重要性,二是增加了场景的紧张情绪,三是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能量。如果你想拍摄主角沉浸其中的镜头运动,想拍得生动一些,哪种镜头表达比较好?可能会有同学说用推镜头,其实环绕镜头才是你的最佳选择。首先,环绕镜头会增加视频的运动感。像在打斗场景和训练场景会经常看到,人物处在画面中心,镜头环绕着他运动,周围的环境飞速变化,运动感就产生了。此外,在使用环绕镜头时适当增加前景遮挡或者改变拍摄设备与演员的距离,还能增加运动感。对于新手来说,在日常拍摄过程中,首先逐一练习8种基础镜头,当找到感觉后再进行组合创作,让你的画面分分钟变得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