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校园欺凌,法治护航成长
远离校园欺凌,法治护航成长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燕山人民法庭干警李沁洋近日走进燕山向阳中学,开展了一场以"远离校园欺凌,法治护航成长"为主题的普法活动,为12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活动中,李沁洋通过真实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校园欺凌的概念、表现形式以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欺凌行为可能引发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并向同学们传授了面对欺凌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强调要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防止成为欺凌者。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针对自己不懂的知识踊跃提问,在"一问一答"中收获了丰富的法律知识。
如何有效防范校园欺凌?
要有效防范校园欺凌,关键在于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防止成为欺凌者,二是如何避免成为被欺凌者。
如何防止成为欺凌者?
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良好习惯: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要以学业为重,确立明确健康的兴趣爱好。
理性平和化解冲突:遇事不能只为讲求"哥们义气",不计成本、肆意妄为,应该用更理性、更平和的方式化解问题。
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法律标准是约束人不做坏人,而道德标准是让人做好人。当面对纠纷时,自然而然能够妥善处理好问题,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何避免成为被欺凌者?
遇到欺凌行为及时寻求帮助:遇到侵害,不要逃避,一定要积极应对,第一时间告诉父母或其他可以信任的人,寻求帮助或报警,防止伤害扩大化。
不要欺负别人,小心成为被害人:不要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当你对他人施暴、谩骂时,若对方勃然大怒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后果远比想象中更严重。
拒绝加入以欺人为乐的"小团体":"小团体"本身以欺负别人为乐,难免有一天会变成他们欺负的对象。真诚友好地对待别人,能够收获尊重和友谊。反之,得到的也将是冷漠、敌意,甚至是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