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业绩预告背后的真相!
A股业绩预告背后的真相!
随着A股上市公司进入业绩预告密集发布期,如何准确解读业绩预告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扣非净利润、四季度业绩表现以及同比环比增速等多个维度,为您揭示业绩预告背后的真相。
1. 年报预告的优劣会在短期内对股票价格产生直接影响,但实质上还要看业绩增减本质因素。
以 1月18日至 20 日这短短三天为例,就有多达 446 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略减、首亏、续亏、预减的业绩预告。1月20 日当天,多只业绩预亏股开盘后便遭遇大幅下跌,*ST 中程跌幅高达 17.47%,振东制药下跌15.72%,天微电子跌幅为12.46%,东晶电子、海南椰岛、铖昌科技等更是直接跌停。这些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直观地展现出业绩预告对市场的强大影响力。
然而,我们绝不能仅仅依据业绩的增减来简单判断股票的价值。通常情况下,年报业绩增长固然优于业绩下降,但我们必须特别留意一个关键指标 —— 扣费净利润,而非仅仅关注净利润。这是因为净利润的计算包含了政府补贴、变卖资产所得等非经常性损益,而扣非净利润,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司的实际经营所得。倘若一家公司的扣非净利润表现良好,即便短期内股价因业绩预告不佳而出现下跌,后续往往也会有不错的表现。
2. 多聚焦年报预告中的四季度业绩
在分析近期的年报预告时,我们应该多留意去年四季度的业绩情况。大致来讲,年报预告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四季度业绩。毕竟,此前三个季度的业绩已经公布,对全年业绩产生关键影响的因素就在于四季度。
若一家公司业绩预增,且第四季度业绩同样实现增长,这无疑表明公司业绩正处于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相反,若公司业绩预增,但第四季度业绩同比出现倒退,这反而并非好兆头,可能暗示公司的增长动力存在隐患。此外,若公司业绩预降,且四季度业绩同比也呈现倒退趋势,这显然是比较糟糕的情况。但如果公司业绩预降,然而四季度业绩同比实现增长,这或许预示着公司业绩即将触底反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这是因为资本市场往往热衷于炒作预期,年报预告的核心除了表面的业绩增长数据外,更多地在于观察四季度业绩的增长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业绩预增,同时四季度业绩也实现增长,通常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倘若此时股价正处于低位,那么很有可能迎来触底反弹的契机,股价或将出现阶段性拐点。
3. 对于业绩预增的公司,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业绩预增的公司,我们同样不能放松警惕。在评估业绩增长时,除了关注同比增速,环比增速同样不容忽视。例如,当我们分季度进行观察时,如果一家公司同比增速表现出色,但环比下降幅度较大,这背后或许隐藏着一定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单季度市场需求出现临时性爆发,从而使得同比数据看起来十分亮眼。然而,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回归常态,环比数据明显下降,这就可能意味着公司后续的增长动力不足。又或者,公司为了在单季度冲刺业绩,采取了过度的促销手段,虽然短期内销售额得以提升,但却牺牲了利润空间以及长期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