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明朝的由盛而衰——土木堡之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明朝的由盛而衰——土木堡之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3677115_121696382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军事灾难,发生在1449年,不仅导致明英宗被俘,还造成了20万大军的惨重损失。这场变故彻底改变了明朝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格局,开启了明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英年早逝,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登基即位。为避免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做主,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朱祁镇继位之初,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和太皇太后张氏辅政,此时的朝廷内外一心,出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明朝可能再现如“永乐盛世”、“仁宣之治”那样的治世,但令人惋惜的是,四人在公元1440——1446年间相继离世,大明失去了掌舵人,它将何去何从……

而一直受“三杨”和太皇太后张氏打击的王振在没有后顾之忧后,大肆勾结朝廷官员,兴风作浪,独占大权,深得明英宗朱瞻基的宠幸,被朱祁镇称为先生,公卿大臣则称之为翁父,一时风光无限……

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分别于公元1439年(正统四年)、1441年(正统六年)、1442年(正统七年)、1448年(正统十三年)发动四次叛乱,明廷不得不派兵平定叛乱,经过连年征战,仍未彻底平息叛乱,最终双方以签订盟约的形式宣告结束,在这期间大明朝廷连续发动数十万人的进攻,致使大军疲惫、国库空虚,对北面蒙古瓦剌等部的防御日益薄弱。

明成祖朱棣为维护北方边疆的稳定曾多次率军北伐蒙古瓦剌等部,并给予其沉重打击,使蒙古瓦剌等部不敢越过长城一步。明仁宗、明宣宗两帝在位期间,暂停大规模北伐,主要采取招抚的手段,即《明史》中记载的“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蒙古瓦剌部则趁机兼并了其他的蒙古部落,实力大增。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这一年朱祁镇23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他迫切地需要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才能。瓦剌太师也先曾多次以朝贡的的名义派人骗取明廷的钱财,这引发当权太监王振的不满,便下令减少赏赐。也先也借此为名,率领蒙古瓦剌等部南侵,直逼边塞重地——大同,威胁京师北京的安全。朱祁镇看到北方鞑子如此的肆意妄为,颇为恼怒,而王振也借此鼓动皇帝,建议他御驾亲征。朝中大臣也进行了多次劝阻,可是他却并不理会。

当时的朝廷大军皆在外地,军队辎重等在短时间内难以集结。于是朱祁镇便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20万大军,对外号称50万大军。为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将年仅2岁的儿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同父异母的弟弟郕王朱祁钰暂时监国。

大军刚出征便天降大雨。到了大同附近,朱祁镇发现尸横遍野,战况极为惨烈,又加上后方粮草供应不足,军心溃散,便有意退军。王振为维护皇帝颜面,便建议皇帝绕道蔚州(今河北张家口)。蔚州是王振的老家,若皇帝和自己一起回老家,岂不是让自己在乡人面前更加扬眉吐气。蔚州离大同很近,而瓦剌大军就在大同附近。王振的提议遭到了群臣的反对,但朱祁镇为了体恤王振,便批准了他的建议,浩浩荡荡的50万大军便开往蔚州。

岂料王振心血来潮,担心大军所到之处会踩踏自己家的庄稼,便建议皇帝原路返回,大军到了怀来(今河北张家口怀来县)附近,后勤辎重没有跟上,王振便命令大军原地驻扎。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皇帝等人围困在土木堡。水源被掐断,陷于绝地,军心动荡。于是,也先便假意与明军议和,明军不知真假,果然上当。也先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将其一举歼灭。皇帝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52位大将战死,20万精锐之师战死三分之一,伤亡过半,马匹损失20万头,皇帝朱祁镇也被俘虏。而打败明军的瓦剌军仅仅只有5万人。

……

经过土木堡之变,明初几位皇帝所创下的基业被毁于一旦,明朝逐渐由盛而衰……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军事策略不得不从进攻为主转为以防守为主;明英宗战败后被俘,导致皇权旁落,明成祖朱棣建立起来的重武轻文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改变,文官势力抬头,尤其是在于谦组织北京保卫战后,文官势力空前膨胀;同时,这也打破了明初建立以来皇帝、武将勋贵、文官三者之间相互制衡的权力结构,武将勋贵遭到文官的排挤,造成了后来文贵武贱的局面;经过此战,武将勋贵集团遭到重创,导致明朝中后期军事力量薄弱,出现了畸形发展,即北强南弱,为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埋下了隐患;皇帝为防止自己被文官集团架空不得不重用宦官,宦官集团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与文官集团分庭抗争,这进一步激化了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此同时,文官集团内部为争夺权力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分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