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游泳能治腰突?游错了不如不游!
听说游泳能治腰突?游错了不如不游!
巴黎奥运赛场上,中国游泳队的飒爽英姿让许多观众为之动容。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游泳成为了很多市民消暑娱乐的首选运动方式。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脊柱科(骨三科)主任、广东省名中医李勇介绍道:“游泳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可以通过游泳来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同时,游泳尤其适合关节有问题的患者,不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并且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游泳对腰椎有哪些好处?
增强肌肉力量
游泳可以有效地锻炼到全身的肌肉力量,尤其对腰背肌起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从而改善脊柱生理曲度和减轻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临床症状。
减轻腰椎压力
游泳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人体可以处于“半漂浮”状态,从而减轻了腰椎的负担,降低了腰椎间盘压力。这种减轻压力的效果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是有利的。
促进血液循环
游泳是一种全身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问题。
如何选择正确的游泳姿势?
李勇介绍道,游泳虽然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有好处,但并不是全部游泳姿势都适宜的,要特别注意选用恰当的游泳方式,否则不仅没能减轻症状,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常见的游泳姿势有自由泳、蛙泳、蝶泳和仰泳等,其中对腰椎较好的是蛙泳,蛙泳主要靠腰腹部及腿部发力,同时蛙泳换气时需要肩背部用力,肩背部的肌肉得到锻炼,所以,腰腿痛及颈椎病患者可以尝试蛙泳来进行锻炼。
中国队第二棒选手覃海洋(蛙泳)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中国队选手潘展乐(自由泳、右)在最后阶段冲刺。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中国队选手徐嘉余(仰泳)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中国队选手孙佳俊(蝶泳)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蝶泳不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为蝶泳关键靠腰腹及双上臂使力,动作频率非常大,长期蝶泳非常容易因腰椎间盘的椎板受力增加腰椎间盘负担,从而加重腰椎间盘突出。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病人不适合蝶泳。
游泳需要注意什么?
热身运动
游泳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拉伸、慢跑等,每次热身不低于10分钟,以减少游泳过程中抽筋或受伤的风险。
水温适宜
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游泳时仍需注意水温。避免在过冷或过热的水中游泳,以免对腰部造成不良刺激。
控制游泳时间
每星期游泳2-3次,每次运动时间最好为30-60分钟,游泳的时间不宜过长,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中间要适当休息,以免腰部过度疲劳。另外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不宜游泳,如果您腰痛严重,建议到医院由医生进行检查。
避免空腹或饱腹游泳
空腹游泳可能导致低血糖和体力不支,而饱腹游泳则可能增加胃肠负担,引起不适。因此,建议在游泳前适当进食,并留出一定的消化时间。
注意个人卫生及保暖
游泳后要温水淋浴并更换干净衣物,以保持个人卫生并减少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