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若长时间不吸烟,身体或有2大改善
老年人若长时间不吸烟,身体或有2大改善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认为戒烟已经没有必要。然而,科学研究表明,无论何时戒烟,对身体都有益处。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老年人戒烟的必要性、最佳年龄以及戒烟后的身体改善。
老年人还有必要戒烟吗?最佳戒烟年龄公布
可能有人会说这么老了戒烟还有什么意义,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亡羊补牢为时过晚,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确实戒烟也有最佳年龄:
- 35岁:这个岁数前戒烟往往可以避免吸烟带来的很多健康风险,有研究发现年轻时戒烟不仅和早死风险低,52.8%的人还可能额外多一年寿命,36%的人甚至增寿8年或以上。
35~55岁:中年戒烟不仅可以减轻心血管系统负担,还可以减少中风以及呼吸系统疾病,调查发现,和不吸烟的人相比,45岁-55岁戒烟者寿命普遍增加。
60岁以上:虽然戒的有点晚,但依然对健康有益,而且数据显示,65岁和75岁戒烟还可以额外增加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其他疾病发生风险。
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曾公布了一篇涉及39万人的调查研究,根据报告显示,相比于不吸烟的人,经常吸烟的人会高出3倍死亡风险,越早戒烟,身体获益越多。
中国国际肿瘤临床研究中心发现戒烟超过10年,还可以降低45%的患癌风险,所以什么时候戒烟都不晚,戒烟的最佳时机就是现在。
老人若长时间不吸烟,身体或有2大改善
很多人担心老人戒烟会不会伤身?医生提醒,老人戒烟两个变化最大!
- 肺部会越来越好:吸烟会把香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带入肺部,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进而影响肺功能,甚至诱发肺癌,而戒烟就是切断这些恶化过程的有利手段,让肺部越来越好。
- 心脏会越来越好:长期吸烟的人往往因为其中的有害物质渗入血液,诱发动脉粥样硬化,长时间下来可能造成一系列心血管恶发疾病,如果及时戒烟就可以把对心血管的危害降到最小,对心脏也越来越好。
此前网上有言论称,一些人戒烟后反而心梗去世、患癌去世,更有甚者把戒烟当作短命的原因,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如果辩证思考出现心梗、癌症的真正原因,就会发现这些疾病风险并不是戒烟单一因素引起。
要知道长期吸烟带来的危害并不会随着戒烟就直接消失,而且也不能排除这些戒烟的人可能有其他基础疾病引起,加上长期大量吸烟对肺部已经产生病理改变的情况下,也可能增加患癌风险,所以这些突发恶性疾病的出现和戒烟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当然也不是说戒烟就不会不适,相反很多人戒烟会有戒断症状,也就是出现疼痛、失眠、焦虑甚至没胃口等症状,这是因为失去尼古丁等有毒成分后,身体短暂的出现不适症状,往往戒烟后的几周后就会慢慢消失,长远看戒烟还是很有必要的。
60岁以后,吸烟要牢记“4不吸”
如今很多人把吸烟当作是解压、提神的重要方式,但殊不知不吸烟在某些特定时段,危害更是倍级增长。
- 起床后不要马上吸烟:很多烟民喜欢早起后先吸一口烟醒神,但其实这样做的危害非常大,因此早起时人体处于代谢较慢的阶段,如果吸入大量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直接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较大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此外还可能给接下来的精神状态造成影响比如无法专注工作学习等等,所以早起后最好不要立刻抽烟。
饭后不要吸烟:饭后人体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此时吸烟会加速有害物质在人体各个部位的传递,吸烟危害大大增加,给肠胃、肝脏带来巨大负担,尤其是老人,更要注意。
剧烈运动后不要吸烟:运动后身体的血液循环速度也非常快,这时候吸烟会增加有害物质随血液循环,给身体带来健康影响,比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睡前不要吸烟:睡觉之前吸烟会不利于睡眠安稳,因为吸烟中带来的尼古丁会刺激神经活跃,不利于入睡,甚至降低人们的睡眠质量,在睡眠这个人体修复的重要时期,更要注意戒烟。
总的来说,吸烟是健康的绊脚石,对于老人来说,吸烟要想危害少,戒烟不可免,当然戒烟也有方式方法,尤其是老人,戒烟最好在家人监督下进行,积极寻求合适的戒烟方法,才能愈快愈好的成功戒烟。
参考资料:
[1]《戒烟真有最佳年龄!这个岁数前戒掉,死亡风险降低不止一点点》.科普中国.2024-11-06.
[2]《戒烟后身体反而越来越差?医生说出了真相!》 .健康时报.2021-11-19.
[3]《科学家找到“最佳戒烟年龄”:35岁前戒,死亡风险逆转》.生命时报.2022-11-11.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