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怀瑾握瑜,风禾尽起: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怀瑾握瑜,风禾尽起: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4403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它们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明代 黄凤池辑 集雅斋藏板《唐诗画谱》——梅竹兰菊四谱

梅:傲雪凌霜的高洁

梅者,探波傲雪,其有高洁坚贞之德,且有铁骨冰肌之姿。当万花凋零,霜欺雪压之时,那抹暗香浮动,使其独秀于苍穹下。


清乾隆 紫檀满浮雕梅花纹长条桌(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清代裴宗锡《观唐梅碑跋》:“梅以色、香、韵冠群花,高迈处尤在骨。若乃铜柯石根,霜皮黛影,白摧龙蛇,黑垂雷雨,此二本盖松柏身也。”


清康熙铜胎画珐琅梅竹纹渣斗(对) 观复博物馆藏

陆游《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清乾隆 紫檀百宝嵌梅花纹插屏 观复博物馆藏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清光绪 梅兰竹菊圆棒槌瓶 观复博物馆藏

兰:幽谷雅逸的清婉

兰者,性幽娴雅,生于深谷,寂寞林泉,不争于世。其香隐清逸,以其玉骨冰姿,遗世独立,孑然不媚浮世,故有清婉素雅,隐逸脱俗之气。


明代 马守真《双勾兰花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黄庭坚《书幽芳亭》:“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明代 文征明《兰竹扇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晋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清代 沈士杰 《兰花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韩愈《琴操十首·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民国 墨彩兰花纹蟋蟀罐一对 观复博物馆藏

竹:虚怀若谷的坚劲

竹者,清雅澹泊,其有崇高坚劲之节,有虚怀若谷之心。清雅拔俗,谦逊虚中。尽知天下大势者,即为成竹在胸。


明早期 剔红竹林七贤纹倭角长方盒 观复博物馆藏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清乾隆 珊瑚红釉竹叶纹碗 观复博物馆藏

宋赵良坦《狱中附家二首》:“一著南冠二载馀,安危不必问何如。精金百鍊钢还锐,劲竹三冬节不枯。对月欲同鹃带血,临风会有雁传书。瓦杯冷落孤灯里,几度吞声祇自吁。”


清中期 红木理石面仿竹节枨方桌(局部) 观复博物馆藏

清郑板桥题画《十笏茅斋竹石图》:“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而竹石亦爱我也。”


清雍正 斗彩翠竹纹梅瓶 观复博物馆藏

菊:凌霜飘逸的晚节

菊者,凌霜飘逸,其有傲骨之态,于风中独秀。又以持久不败,喻晚节端正。即为黄花晚节是也。


明代 陈洪绶《玩菊图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楚人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清代 邹一桂 《画菊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清乾隆 黄釉粉彩菊花纹菊瓣盘 观复博物观藏

晋陶渊明《饮酒·秋菊有佳色》:“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和郭主簿二首》:“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元代 青花缠枝菊纹玉壶春瓶 观复博物馆藏

四君子的艺术传承

观复凝香挹翠四君子系列,通过瓷器艺术展现了这四种植物的独特韵味:

  • 弄梅:瓷釉保留古代韵味,摒弃已审美疲劳的一白无染,露胎或沿口处保留火气,釉面微青隽永。以此为地,手工绘梅枝舒展,褐彩枝干笔法古拙质朴,苍劲有力,斜斜曳出,呈知音待折之状。梅花娇嫩妖娆,玉洁冰清,吐萼含苞,描绘细致入微,色泽淡雅而不失华丽,形态万千,极为写实。以此器用,令人心花盛放,满目留芳,是宜心悦目之优选。

  • 幽兰:瓷釉亦延留古韵,釉面微青,露胎处呈微黄。以此净瓷为纸,用墨彩技法写幽兰一丛,兰叶细长婉转,笔法潇洒利落,毫不犹豫。花叶之间错落,避免视觉形象的重复僵硬,完全展现兰花的清雅静寂之美。


兰本高洁,不与群芳争艳,不求闻达而自芳于山水之间。以此器用借兰之孤芳自赏,圆满自足,抒阐君子情怀,不因孤寂而感伤,长葆本性高洁之品质。

  • 竹风:素瓷如纸,矾红呈艳。修竹数杆,依生横石,韵味无尽。瓷竹之美,借清代郑板桥之言最为宜恰:“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而竹石亦爱我也。”竹与君子的关联始于《诗经》,借竹之挺拔高洁歌颂君子学问及品德,令后人一见到竹子便想起彬彬儒雅的君子之风。以此器用平常, 更舒心意澄澈,做一个虚心有度,柔中有刚,凌云有意的当代君子。

  • 菊隐:瓷烧古韵,釉展微青,嫣红魏紫,凌空盛放,枝叶向背舒展,横斜自然。元稹《菊花》的那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是最显菊之高格的诗句。菊花不在百花齐放之时争艳,偏选万芳将枯之时傲然独放,因此菊为文人雅士所好,以此喻心志,彰气节。不论屈原的夕餐秋菊,还是陶渊明的悠然南山,不论宫廷别苑,还是市井凡夫,菊花之不入俗流,均得喜爱珍视。此粉彩菊绘之器,借菊之坚贞孤傲,高洁脱俗的君子品性,使现实生活中之人远离一点世俗喧嚣,看淡一点名利争逐。

在繁忙劳碌的生活中,不妨取片刻做个闲人,在平静淡然中品味诗酒年华。不着急,慢慢来,用饮茶温柔当下,用美器自洽,平静身心,允许一切发生。无所谓懂和不懂, 不需要以艺术之名义,为艺术筑高墙。只是主动细腻的感受与接纳,就如本文标题“怀瑾握瑜 风禾尽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