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事件引热议:贵重礼物该不该收?
教师节送礼事件引热议:贵重礼物该不该收?
近日,一起教师节送礼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位家长向老师赠送包括茅台酒和护肤品在内的贵重礼物后选择举报,相关录音和视频证据在网络流传。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送礼现象,也引发了公众对教师职业伦理和个人行为的深入思考。
教师节期间,老师收受茅台酒、化妆品、水果等贵重礼物的消息登上热搜。目前,家长已向教育局举报,相关部门已掌握情况并展开核查。
网传录音显示,家长通过电话通知老师礼物已放置在小区门口的水果店,老师在电话中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视频则证实了老师确实取走了这些礼物。
家长曝光的礼物包括茅台酒、兰蔻护肤品等,价值不菲。教育局回应称,已掌握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核查,并表示会严肃对待此事。
网友观点两极分化
- 有观点认为家长此举涉嫌行贿,甚至质疑其在单位的行为。
- 也有网友支持家长的做法,认为这是对"惯犯"的有效整治。
- 部分自称为老师的网友也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师德缺失者的应有惩罚。
- 还有观点认为老师可能被"设局",如果礼物并不贵重,表达感谢是可以理解的。
如何看待教师节送礼
讨论教师节送礼问题,关键在于礼物的性质:
贵重礼物如茅台、奢侈品、昂贵首饰等确实过犹不及。如果老师习惯性收受此类礼物,其师德观念可能会逐渐扭曲。因此,反对老师收受此类贵重礼物是必要的。
如果案例中的老师从未收受过如此贵重的礼物,且是家长故意设局,那么家长的行为值得商榷。但如果老师确实有收礼陋习,家长通过这种方式整治,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
适度的小礼物或零食作为感恩表达是可以接受的。例如,对于那些宽容对待调皮孩子的老师,家长在教师节送上小礼物以示感谢,是合情合理的。
不应对老师抱有过度敌意
不支持送礼,但理解孩子自发送小礼物的合理性。深入了解后会发现,老师和家长应是教育同盟,共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具备师德的老师不会区别对待学生。从志愿者经历来看,老师确实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区别对待每个孩子。在老师眼中,孩子们本质上是平等的,尤其是幼儿园老师,面对调皮孩子时更是如此。
老师不会因为家长发难就对学生产生偏见。遇到不理智的家长,老师仍会坚守原则,不会将个人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对于那些明里暗里索要礼物的老师,建议及时举报。教师节送礼应保持适度,既不能让礼物影响教育公平,也要尊重教师劳动,表达应有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