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夷陵之战:蜀汉的损失到底有多严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夷陵之战:蜀汉的损失到底有多严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8/647735.html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也彻底断送了蜀汉统一天下的希望。本文将详细分析这场战役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蜀汉在这场战役中的损失。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豪杰并起。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因荆州问题产生裂痕,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为报兄弟之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亲率大军东征东吴。东吴方面任命陆逊为大都督,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最终在夷陵一带大破蜀军,刘备仅以身免,逃回白帝城。

战役起因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因荆州问题产生裂痕。刘备趁曹操新败,占据荆州部分城池,这引起了东吴的强烈不满。虽然当时没有爆发明面上的武装对抗,但战争的种子就此播下。刘备以这部分荆州作为根据地,大大地壮大了自己的力量,顺势拿下了益州,把自己的地盘连成了铁桶一块。又在汉中之战中一举击溃了曹操,自汉中之战后曹刘孙三方的力量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本来刘备是三方中最弱的一方,但是刘备在拥有益州,汉中和荆州部分区域后,他的地理位置从战略上来说就是三方中最占优势的。而且此时刘备的军队乘着大胜之势,纵横披靡,天下难有抗手。但是刘备集团如果想要统一天下,那么就存在一个关键点:荆州。因为荆州地处中原腹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从荆州出兵进攻中原和从汉中进兵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偏偏是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却被关羽一时轻敌大意,被孙吴夺走。刘备生平的志向就是要学习先祖刘邦,匡扶汉室,一统天下。此时眼看毕生所愿终于有希望可以实现,却被孙吴横插一杠,刘备心中自然是恼怒无比。所以不论是为了自己的皇图霸业,还是为了二弟关羽的杀身之仇,刘备都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熊熊怒火。他不顾诸葛亮等一干大臣的劝谏,毅然决然地倾蜀国之精锐悍然伐吴,却不想这一去才是真正断送了他的毕生心血,彻底绝了统一天下的希望。

战役经过

刘备发起大军来攻的消息让东吴大惊失色,毕竟此时的刘备早已今非昔比,蜀军更是百战雄师,更何况陆战本就是东吴短板。但事到临头却也不能放弃抵抗,孙权紧急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让他率军抗击刘备。并修书向曹魏示好,请求曹丕出兵夹击刘备。蜀军在刘备带领下一路向吴境开进,但是好景不长,陆逊在刘备进军路线上节节抗击,大大延缓的蜀军的推进进度。后来两军相互对峙,刘备常遣人去陆逊营寨前骂阵,但是陆逊却置之不理,只是闭门不战。因为地形原因,刘备也拿陆逊毫无办法,最终便在夷陵一带下令让人结成连营,因为蜀军人多,连营绵延百里不断。刘备本就是大怒兴兵而来,主将带着情绪本就已经是犯了兵家大忌,蜀军也不熟悉东吴地形,如果是一鼓作气长驱直入还好说。但是偏偏陆逊避敌锋芒坚守不出,这大大的挫败了蜀军的锐气,随着时间推移,两军对峙了七八个月,此时蜀军已经士气低落,士兵毫无战意。而吴军则是养精蓄锐,早就等着厮杀一场了。陆逊最终决定展开战略反攻,并且他还发现了蜀军扎营连着山林,虽然可以起到避暑的作用但是却也让陆逊便于施展火攻。后来的结果就是陆逊用了一场大火一举击溃了刘备率领的蜀军,并且还趁着这个机会追杀刘备败兵数百里,差点连刘备本人都成为东吴的阶下囚。这正是兵法所说的先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再伺机击破对手,是孙子兵法中的“完胜之道”。

蜀国战损

刘备集团在此役中元气大伤,说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也不为过。积蓄数年的粮草器械毁之一旦,甚至有记载称刘备率领的军队共8万余人被悉数消灭,仅仅只有刘备逃了回来。刘备手下的大将在此役中也是阵亡数人,诸如:张南,冯习等人全部阵亡,被困投降的又有数人。别督傅肜在突围时为刘备殿后,被困不降,最终力战而死。最为关键的是蜀军的精华,那些百战老兵死伤殆尽,此役过后蜀汉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唯一机会。

刘备奔波一生,老来好不容易看到大业有望,却不想最终却因为自己而最终功败垂成。羞愤和绝望之下,刘备一病不起,最终在白帝城驾崩,死前将军政大权悉数交于诸葛亮,一代雄主就这样黯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夷陵之战的失败,也是诸葛亮《出师表》中“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典故由来。

结语

战争是一种逼不得已的手段,“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刘备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因为一时怒气而出兵伐吴,没有在战前做详细的部署和计划安排,没有认真地收集情报,比对分析。而且他一意孤行,不顾诸葛亮等众谋士的劝谏。在战争陷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又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对自己不利的形势发展,不及时改变战略。所以就有了最终夷陵之战的失败,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