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要开学了,孩子新学期心理调试指南,各位家长请查收!
即将要开学了,孩子新学期心理调试指南,各位家长请查收!
假期欢乐时光总是短暂,还有几天我们又要回到熟悉的校园啦!不过,从轻松的假期模式切换回紧张的学习节奏,不少同学可能会感到有些不适应,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调整学习状态呢?这里给大家梳理了“五步收心法”,轻松切换“开学模式”!
第一步:积极行动迎开学
假期混乱的作息,会影响开学后的状态,导致孩子上课时精神萎靡不振,做作业时经常打瞌睡。调整作息,就是要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
1.恢复作息规律
假期孩子的作息不规律,开学前要提前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进行调整,每天早睡早起,可以将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提前 30-60 分钟,逐步适应开学后的作息,让孩子在新学期有充足的精力。
2.制订好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学期,要根据孩子的生活、学习、运动、兴趣等,规划不同阶段的目标。当孩子实现小目标时,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增强成就感,保持学习兴趣。
3.做好学习准备
新学期伊始,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列好各类清单,比如学习目标清单、阅读书籍清单等。适当添置新的学习“装备”,提升对新学期的期待,理清思路。
第二步:检查作业,查漏补缺
快开学了,个别孩子的作业还开着“天窗”,正在临阵磨枪熬夜赶作业。此时,家长要对孩子时间管理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开学后不掉队。
1.检查孩子作业
孩子作业应该完成90%以上,没做的要督促孩子尽快完成,随便写的、抄答案的,要批评纠正并督促孩子重做。
2.督促预习复习
帮助孩子回顾上学期的知识,巩固基础,补好短板,然后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预习,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增强孩子自信心。
第三步:关注心理状态
从家庭环境回归到学校环境,这种变化会引起孩子暂时的“心理失重”,偶感发空、发飘。此时,要稳住!
1.缓解焦虑情绪
心理暗示是调整心态的法宝。如果孩子表现出开学焦虑,家长可以给予孩子积极心理暗示,比如“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啦!”等,以及通过做游戏、运动、听音乐等方式,帮助孩子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
2.积极沟通引导
当孩子感觉到对新学期有所不适应时,在生理方面,孩子可能会出现失眠、嗜睡及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等情况;在心理方面,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情况。这时需要家长及时帮助孩子做好调整,并告诉他们:所有的情绪反应都是正常和暂时的,是可以调整的,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第四步:提供社交支持
1.联系同学朋友
鼓励孩子在开学前与同学、朋友联系、交流假期生活和新学期的打算、增进彼此的感情,让孩子对开学后的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2.组织社交活动
可以邀请孩子的同学或朋友一起参加户外活动或小型聚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帮助孩子在开学前建立良好的社交氛围,减少对新学期社交的恐惧和不安。
第五步:加强锻炼,限制娱乐
1.科学合理运动
运动有助于强健身心、调节情绪,令人心情舒畅。每日安排孩子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记忆力,改善睡眠质量,增强愉悦体验,增强人际自信,强化身体联接,获得自我效能感,运动充分心自静。
2.制定娱乐时间
要限制孩子的娱乐时间。控制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可以让孩子多阅读,通过阅读沉静下来。
收心误区
收心的同时也要注意误区,这几件事千万不要做:
不搞“急刹车”:凡事都有过程,收心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要慢慢增量,孩子才能慢慢适应。
不搞“一刀切”: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请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商量如何收心。
不搞“填鸭术”:开学过渡期,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不搞“放风筝”: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父母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