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生物力学与力线平衡
下肢生物力学与力线平衡
下肢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下肢力学性质和行为的重要领域,它涉及到生物学、医学、运动学等多个学科。当人体下肢生物力学出现异常时,不仅会影响站立和行走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疼痛、足踝疾病、膝关节问题、异常步态以及脊柱病变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下肢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异常影响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当人体处于正常站立位时,股骨头的中心、膝关节的中心及踝关节的中心应处于同一条直线,称为下肢的力学轴线,此时经膝关节平面的水平轴应与地面平行。
下肢生物力学的重要性
人体生物力学是应用物理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力学性质和行为,分析发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力学现象和过程,涵盖了生物学、医学、运动学等学科。
人体下肢生物力线改变,会破坏原本身体的平衡状态,并通过软组织“代偿”来维持身体结构的异常平衡,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损伤。例如:足部旋前或旋后,胫骨也会发生内旋或外旋,进而导致膝关节受力增大,引起大腿和髋关节异常,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脊柱,肩颈发生病变。
在临床中,医务工作者可通过下肢生物力学评估(三维扫描分析、足底压力分析、便携式步态分析、胫骨扭转角的测量等)检测出患者下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下肢生物力学异常的影响
疼痛
下肢生物力线异常是造成许多下肢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若不采取任何干预的措施,将会增加损伤几率,甚至出现更为严重的疾病。
影响足踝
下肢生物力学的异常会导致足部骨骼肌肉的正常排列,进而引起扁平足、高弓足、外翻足、内翻足、拇外翻等不同足部疾病。
影响膝关节
下肢力线异常会使膝关节周围主动肌和拮抗肌(如膝关节伸肌和屈肌)之间出现不平衡,从而会影响腿部其他症状的出现,如:膝内翻,膝外翻等。
影响步态
下肢生物力学异常往往会导致异常步态的产生,如:内八步态、膝过伸步态、避痛步态、提髋步态等。长期异常的步态可能会对肢体正常发育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影响脊柱
下肢生物力学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骨盆的异常,间接影响到脊柱的失衡,出现脊柱侧弯、高低肩、斜颈等上肢的异常。
下肢生物力学异常的治疗
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身体在长期的代偿中,已经形成了错误的受力习惯,患处的肌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松弛,因此,我们需要在康复治疗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达到康复效果。
选择合适的姿势垫
在坐位或卧位时合适的姿势垫对身体起到支撑以及分散压力的作用,从而对人体生理曲线进行有效支撑。
定制矫形器
定制的矫形器相关的生物力学参数主要包括关节运动及受力、肢体对线、接触界面应力等,通过调节这些参数改善人体运动的能动性、稳定性和协调性,从而达到改变下肢骨骼和肌肉,重新建立正确的下肢生物力线。
选择合适类型的矫形器(如膝矫形器、踝足矫形器、矫形鞋、矫形鞋垫、脊柱侧弯矫形器等)可有效改善下肢生物力学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