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封美食:从《清明上河图》到现代餐桌的千年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封美食:从《清明上河图》到现代餐桌的千年传承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7REJCK0550B6IS.html

开封作为八朝古都,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美食之都。从北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到如今的街头巷尾,开封的美食文化历经千年传承,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传统。本文将带您走进这座古城,品味其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年味”。

千年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中国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百态。“动态”清明上河图局部。画面由开封博物馆提供

这幅国宝级画作中,不仅有烟火袅袅的街头市井,其中也蕴含了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既有汴京“香丰正店”和“孙羊店”这样提供“盏蒸”一类高档酒品菜肴的酒楼,也有在街边贩卖麦糕、乳酪、乳糕等甜食与奶制品的小吃摊贩。


孙羊正店的金汤鱼羊一锅鲜。开封市委宣传部供图

加上《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汴京排炊羊胡饼、羊肉小馒头、羊肉包子等各类美食汇集,北宋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由此可见一斑。

开封各类美食小吃。开封市委宣传部供图

千百年来,开封作为宋代饮食文化的主要形成地,传统豫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对现代饮食风俗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眼下,新春佳节已致,作为八朝古都的开封,老百姓过年喜欢吃什么、又会怎么吃呢?

开封各类美食小吃。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

春节吃什么,老百姓最讲究一个“寓意”。鲤鱼同音“利余”,金鳞赤尾、肉质鲜嫩的黄河大鲤鱼,既是美味,又寓意美好。从古至今,鲤鱼都是开封人年夜饭桌上的必备年菜。

糖醋软熘鱼焙面,简称鲤鱼焙面,是开封本土最“尊贵”的“河鲜代表”,也是“豫菜十大名菜之一”。据说,其前身是北宋年间在开封地区盛行的“宋嫂醋鱼”。经过开封历代厨师总结改进,现在的鲤鱼焙面,以色泽枣红、软嫩鲜香的“糖醋熘鱼”搭配细如发丝、蓬松酥脆的手拉“焙面”。吃时讲究先食软嫩的鱼肉,再食酥脆的焙面,一道菜肴,两种食趣。这并非随意混搭,而是豫菜里“酸甜调和”的绝佳范例。酸不霸道,甜不腻味,恰到好处。

鲤鱼焙面制作过程。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

除了鱼,寓意着“吉祥如意”的鸡,同样是开封人年夜饭中不可或缺的食材。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时期,开封就有酒楼烹制桶子鸡的记载。


开封桶子鸡。清明上河园供图

桶子鸡因外形圆美,中空如桶,故而得名。这道美食的制作选用优质筠母鸡,放入老汤,文火慢炖而成。食用时,剔骨斩块装盘,吃起来脆、嫩、香、鲜,别有风味。如今,桶子鸡已是开封传统特色名菜之一。

“干搂炸酱不要芡,一只鸡子剁八瓣”是开封当地菜馆一句颇有韵味的响堂报菜语。后半句指的是开封另一道以鸡为原材料的传统名菜——炸八块。


炸八块。清明上河园供图

这道菜采用童子鸡剁成八块,将鸡肉经过刀工处理和腌制后,再用特制的香料和面粉挂糊油炸。成品表面金黄酥脆,内里鲜嫩多汁。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河道驻骅开封时曾领略过它的风味,由此闻名于世。

炸八块制作过程。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

在开封,还有一句俗语“无扣碗,不春节”。开封地域宽广,十里不同俗,但扣碗始终是开封人年夜饭的主角之一。扣碗内容丰富多样且有讲究,开封传统扣碗“八大碗”包括芥菜肉、小酥肉、黄焖鸡、扣鲤鱼块、扣排骨、鲜肉丸子、腐乳肉、八宝饭。如今还出现了莲夹、牛肉酥肉等新型扣碗。扣碗精髓在于先“炸”后“蒸”,食用方便。“炸”是关键,又叫“过油”或“出锅”,腌制好的肉、鱼、鸡备好,起锅倒油,在“噼里啪啦”的炸制声中,“年味”随之渐浓。“蒸”是收官,炸好的食材入碗,放入八角、花椒、姜丝、葱花等调料,加温水上锅蒸熟,浓香扣碗即成。

除了传统大菜,随着时代变迁,往昔多现于街头巷尾的小吃,如今也愈发频繁地登上开封人的年夜饭桌。

开封各类美食小吃。开封市委宣传部供图

开封灌汤小笼包无疑是小吃中的翘楚。灌汤包子自北宋起便在汴京市场上崭露头角,东京72家正店之一“王楼”所售“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


开封灌汤小笼包。鼓楼区委宣传部供图

20世纪30年代,名厨黄继善适应市场需求,改进制皮和调馅方式,并改大笼为小笼蒸制,就笼上桌,小笼灌汤包因此得名。开封灌汤小笼包。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他开创的“第一楼包子馆”所售灌汤小笼包,用料考究、皮薄大馅,灌汤流油,肥而不腻,“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被誉为 “中州膳食一绝”。2007年入选 “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各地食客喜爱。

开封灌汤小笼包。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

黄焖鱼是开封另一道家喻户晓的小吃。据传,宋太祖赵匡胤微服私访时,在黄河边见一老翁叫卖烩制小鱼。赵匡胤尝后觉得美味,因其鱼和汤都是黄色,又用锅盖焖住,便赐名 “黄焖鱼”。黄焖鱼采用精选黄河草鱼和小鲫鱼及各种杂鱼为主料,把处理好的小鱼炸焦后,配以大料、卤汤,盖上锅盖小火焖煮。其特点是骨酥肉烂,鱼多、汤靓。


黄焖鱼。鼓楼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得益于社交媒体传播与游客口碑,开封小吃强势“出圈”,以独特口感与市井烟火气,成为开封小吃“新地标”。如开封羊双肠汤以羊肠、羊腰等羊下水一锅同煮,听着重口,闻着上头,但有不少食客就爱这口热腾腾的鲜汤。


开封羊双肠汤。汪元蒙 摄

开封炒凉粉以其 Q 弹的口感和浓郁的酱香味儿,在铁板上翻炒出别样的烟火滋味。开封炒凉粉。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开封羊肉炕馍当地传统风味,历经千年的沉淀,外焦香,内鲜美,香味十足。杏仁茶是宋代皇宫美容养颜之佳品,包含杏仁、黑芝麻、山楂糕粒、花生仁等足足12种小料,口感丰富,颇具开胃之效。


杏仁茶。清明上河园供图

兴盛德麻辣花生色泽金黄、口感酥脆,融合南北口味,麻、辣、咸、甜、香五味俱全,闻名遐迩。


兴盛德麻辣花生。开封市委宣传部供图

悠悠古韵与腾腾烟火交织的开封,处处孕育着独特的饮食文化。“网红”小吃为开封人的年夜饭增添别样风味,而不同县、不同村的开封人家,除夕夜的餐桌上也各有各的 “美食密码”。

开封各类美食小吃。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

制作工艺讲究,具有香、甜、筋、沙特点的杞县红薯泥,不沾盘、不沾筷、不沾嘴,视之色泽鲜艳,尝之细腻绵密,是开封人年夜餐桌中别具一格的甜品。

红薯泥制作过程。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

结合古代面瓜曲发面的传统方法与现代工艺,以十八道工序精制的兰考堌阳馒头,入口麦香盈厚,回味瓜香犹存,一到春节便成为兰考抢手年货。

兰考崮阳馒头。画面由兰考县委宣传部提供

从北宋画卷中的美食掠影,到现代开封街头的烟火缭绕,从承载记忆的传统佳肴,到备受热捧的网红新味,从繁华热闹的城市中心,到独具韵味的县区村落,开封人的年夜饭桌汇聚着历史、文化与生活百态。

开封各类美食小吃。画面由开封广播电视台提供

除夕夜,开封人一筷子“叨”起来的,是阖家欢乐的团圆味道,也是岁月更迭中的传承与创新。推杯换盏、欢声笑语间,延续千年的开封“年味”,经久不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