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年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7/17/3843034_1138743785.shtml

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学指导。本文基于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的最新指南,详细介绍了肝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不同类型肝衰竭的特征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肝衰竭的临床诊断需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等综合分析而确定。

急性肝衰竭

无基础肝病病史,急性起病,4周内出现Ⅱ级及以上肝性脑病(按Ⅳ级分类法划分)并有以下表现者:

  1. 乏力厌食、腹胀、恶心及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 凝血功能障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3. 总胆红素(TBil)进行性升高。

亚急性肝衰竭

无基础肝病病史,起病较急,4~24周出现以下表现者:

  1. 乏力、厌食、腹胀、恶心及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 严重黄疸,TBil≥10×ULN或每日上升≥1mg/dL;
  3. 凝血功能障碍,INR≥1.5或PTA≤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
  4. 腹水,伴或不伴肝性脑病。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无论有无肝硬化)基础上,不同诱因导致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短期内高病死率的复杂临床综合征。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诊断标准

肝衰竭的治疗

目前肝衰竭的治疗包括3个方面:一是内科综合治疗,二是人工肝治疗,三是肝移植治疗。原则上强调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相应的病因治疗和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并发症,维持或支持器官功能稳定。

内科综合治疗

(1)一般支持治疗

  1. 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肝脏负担,病情稳定后加强适当运动(A5)。
  2. 加强病情监护。
  3. 推荐对肝衰竭患者直接进行详细营养评定,以确定营养不良的类型和程度,制订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4. 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并酌情补充凝血因子(A5)。
  5. 监测血气分析和乳酸水平,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特别要注意纠正低钠、低氯、低钾、低镁血症(A5)。
  6. 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肺部及肠道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发生(A5)。

(2)对症治疗

① 抗炎护肝药物的应用

推荐使用具有抗炎、抗氧化、解毒、利胆和肝细胞膜修复保护作用的药物,如异甘草酸镁、水飞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② 微生态调节治疗应用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戊糖片球菌等益生菌,乳果糖等益生元,以及益生菌和益生元组成的合生元,可改善肝衰竭肠道微生态(A5),维持微生态平衡,减少继发感染,降低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和改善心理测量测试,改善肝衰竭患者预后。

③ 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尚存在不同意见,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时机、类型和剂量尚无共识。有报道胸腺肽α1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尤其是合并感染患者。其余免疫调节剂多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肝衰竭的治疗。

(3)病因治疗

明确肝衰竭病因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包括查明发病原因及诱因两类。对其尚不明确者应积极寻找病因以期达到正确处理的目的。

  1. 去除诱因去除如重叠感染、应激、饮酒、劳累、药物、出血等诱因。
  2.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如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豆状核变性。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治疗

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适用于经积极内科综合治疗和/或人工肝治疗疗效欠佳,不能通过上述方法好转或恢复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