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肿的中医分型及症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肿的中医分型及症状

引用
39健康网
1.
https://cm.39.net/a/250207/o6v4on3.html

水肿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中医将水肿分为五种类型:水湿内停、脾虚湿盛、肾阳虚衰、肺肾气虚和瘀血水留。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1. 水湿内停
    水湿内停多由外感风寒、饮食不当等原因导致体内津液运化失常,积聚成湿,湿邪久蕴不散,进而形成痰饮和水肿。此时体内的水分不能正常代谢,会滞留在身体各处。水湿内停的症状包括全身或局部浮肿,皮肤光泽度下降,可能伴有尿量减少、体重增加等现象。

  2. 脾虚湿盛
    脾主运化水液,若脾虚则运化功能减弱,导致水湿停滞,进一步发展为水肿。脾虚湿盛时,脾脏无法正常运化水湿,使水湿停留在体内。脾虚湿盛主要表现为下肢浮肿、舌苔白腻、大便稀薄等症状。

  3. 肾阳虚衰
    肾阳虚衰会导致肾气不足,不能温煦膀胱,使膀胱气化功能减退,从而引发水肿。肾阳是推动津液运行的动力,肾阳虚衰会使津液不能上承于口而出现口干。肾阳虚衰可见眼睑、面部浮肿,同时伴随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夜尿频多等症状。

  4. 肺肾气虚
    肺肾气虚是指肺气虚弱和肾气亏损,导致呼吸困难、排泄障碍等问题,进而影响到体内的水分平衡。肺肾气虚使得肺脏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肾气固摄失职,水液代谢紊乱。肺肾气虚可导致全身性水肿,尤其是下肢更为明显,同时还可能出现咳嗽、气促、乏力等症状。

  5. 瘀血水留
    瘀血水留指血液运行不畅,导致气血凝滞,进而阻碍了水液的正常输布和代谢,使水湿停留于肌肤之间。瘀血阻滞经脉,使气血不能畅通,进而影响到体内的水分代谢。瘀血水留的特点是在下肢出现青筋暴露、皮肤颜色改变、疼痛等症状,还可能会有皮肤瘙痒的情况发生。

针对水肿的中医辨证,建议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检测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治疗措施可能包括中药调理,如遵医嘱使用五苓散、真武汤等方剂。患者应注意避免食用高盐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水分代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