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六经病证与舌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六经病证与舌象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7/14/695899_1143110520.shtml

导读:中医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本文详细介绍了六经病证的舌象特征及其对应的症状和体征,对于中医学习者和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六经辨证,是以六经所系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为基础,将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综合归纳为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和厥阴病证,用来阐述外感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六经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纲领。笔者认为,《伤寒论》条文中对主症、脉象和体质的描述较为详尽,但是对舌象的描述较为欠缺,所以本书试图对六经病证的舌象进行探讨和补充,希望能对临床有所裨益。

太阳病证与舌象

太阳经证与舌象

太阳中风证与舌象

舌象: 舌淡白或淡白而紫,苔薄白而润。典型舌象参见“8.1.2桂枝汤与舌象”。

症状和体征: 发热,恶风,汗出,或见鼻鸣、干呕,脉浮缓。

太阳伤寒证与舌象

舌象: 舌淡红,苔薄白润。典型舌象参见“8.1.1麻黄汤与舌象”。

症状和体征: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或见气喘,脉浮紧。

太阳腑证与舌象

太阳蓄水证与舌象

舌象: 舌淡胖嫩,苔白水滑。典型舌象参见“8.12.5五苓散与舌象”。

症状和体征: 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小腹满,口渴,或水入即吐,脉浮或浮数。

太阳蓄血证与舌象

舌象: 舌紫红,舌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舌下络脉瘀紫,舌苔不拘(除少苔外)。典型舌象见图118。


图118 舌淡紫,苔薄黄,示太阳蓄血

症状和体征: 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粪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阳明病证与舌象

阳明经证与舌象

舌象: 舌质红,苔黄厚(+)燥。典型舌象见图119。


图119 舌红,苔灰黄而燥,示阳明经证

症状和体征: 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脉洪大。

阳明腑证与舌象

舌象: 舌质红,或起芒刺;苔黄厚(++)~(+++)干燥,甚至苔焦黑燥裂。典型舌象见图120。

图120 舌红,苔灰黄焦燥,示阳明腹证

症状和体征: 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脉沉实或滑数。

少阳病证与舌象

舌象: 舌淡红,苔薄白,或苔少。典型舌象参见“8.3.1小柴胡汤与舌象”。

症状和体征: 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脉弦,外感多见脉浮弦,内伤多见脉弦细。

太阴病证与舌象

舌象: 舌淡白,或淡嫩,苔白润。典型舌象参见“8.5.1理中汤与舌象”。

症状和体征: 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泄泻,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少阴病证与舌象

少阴寒化证与舌象

舌象: 舌质淡白,或淡白而嫩,或淡紫,苔少而白润或白滑,病情严重者也可出现舌苔薄少而干燥。典型舌象参见“8.5.2四逆汤与舌象”。

症状和体征: 脉微细。脉微细。

少阴热化证与舌象

舌象: 舌尖红,或舌质红绛,苔少乏津。典型舌象见图121。

图121 舌紫红, 苔少,示少阴热化证

症状和体征: 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脉细数。

厥阴病证与舌象

舌象: 舌质淡红或淡白,苔黄腻或黄腻而干。典型舌象见图122。

图122 全舌淡紫色,舌尖红,舌中剥苔,舌两边及舌根部淡黄腻,示厥阴病寒热错杂

症状和体征: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脉弦,或左脉浮弦,右脉缓弱。

按: 厥阴病证的病机多寒热错杂,其舌象和脉象历来无定论,本书试图对此做一些探索。结合临床实际,笔者认为厥阴病在舌象上也可能表现出“寒热错杂”这一病机特点,如舌淡白属虚寒,而苔黄腻提示中焦困阻、湿热内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