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设计:从色彩到动作的全方位解析
动画角色设计:从色彩到动作的全方位解析
动画角色设计是动画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色彩设计、服装造型设计、性格设计和动作设计等多个方面。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不仅需要有独特的外在形象,还需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动画角色设计的关键要素。
角色设计在插画书、动画、舞台设计、概念设计等领域中都至关重要。动画中的角色造型设计,从无到有,角色设计是通过表现剧本创作而来。原画设计师赋予角色设计作设计、形态比例,语言特点。创作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故事的内容及创作故事的背景设计角色形象,具体到角色的服装样式、动作造型、发型、性格特点、神情、配饰等等。整体上看,就是每一个动画角色包含形象、性格、动态、配音四大部分,共同形成“人物”。人物极具辨识度,但又非真实存在的。
色彩设计
色彩在动画中的应用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让此种视觉动态艺术更具装饰性,同时不同的色彩效果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情感。有机结合心理色彩与现实色彩的动画画面,能充分表现人的空间意境、空间环境与内心世界。所以,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中较为主观的应用色彩设计,其更具创造性。色彩应用是动画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动画角色设计对色彩应用的应用除了需要充分遵循色彩运用的一般规律外,还需要充分考虑电视图像、电影图像的色彩还原度、清晰度等要素。
换言之,动画角色设计关于色彩的应用更加强调对比度,更有利于形成辨识度、清晰度更高的图像,同时还要注意确保前后镜头统一色调。一部成功的动画影片离不开能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鲜活的角色,色彩设计在塑造动画角色方面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能衬托物体、塑造角色、渲染画面气氛,还能影响一部影片的审美水平和整体质量。
服装造型设计
当设计师针对剧中的角色人物量身定做,尽可能的合理化人物服饰,即充分体现在尊重剧本的时间、空间性,充分考虑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历史朝代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同时又在人物的职业、身份以及能力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设计者会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不同的题材进行动画服饰的构思。实践表明服装设计符合动画影片主题,更有利于强化动漫形象的视觉吸引力、感染力,同时能够充分弥补造型设计尚存不足之处。
角色的着装和换装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手段。服装符号一方面有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又象征着穿着者的心理变化、性格特点以及服装的文化意义等。在设计角色造型服装的过程中,要以角色的属性与故事的剧情为切入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创作。事实上动画作品中人物穿着色彩的搭配、服装款式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不仅代表着角色的身份地位,还代表着角色的个性,代表着角色的地域、民族性。客观上说,动画不仅能客观反映现实生活,同时也能充分提炼艺术价值,因而表现出虚构性、创造性。
性格设计
在动画中设计角色造型不仅要注重角色的外在形象,还要注意到角色身份和性格。如果想要塑造出鲜活的角色形象,需要对人物性格特征有充分的理解和定位。“情感力”是好故事的核心,“内在美”才最能展现动漫人物的魅力。“观众会因为认可动画角色独特的性格而对这个人物产生认同感。”设计角色性格特征的本质是理解剧情,充分表达剧情主题,通过合理设计让角色的外在形象更契合其内在品性、爱好等。
动作设计
在动画角色设计过程中,动画角色动作设计也是需要设计的,它是完善角色形象的关键环节,利用肢体动作达到强化角色性格特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设计动画角色的动作,但是不能完全仿照真实,而是应该适当夸张、变形,赋予动画角色趣味性、突发性。在国漫《白蛇.缘起》中,设计者对角色动作设计充分展现了角色的精明、妩媚又神秘莫测的性格特征。
一个角色在镜头前的不同动作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气质和形象,也会影响观众的视觉效果。我们看到动作安静的角色,会给人岁月静好的感觉;看到活泼动感的角色,会给人阳光四射的感觉。正是因为有了动作,角色才真正的“动”了起来,才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