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巫山高》:以巫山命名的古诗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巫山高》:以巫山命名的古诗体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1409089_121124780

《巫山高》是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体,其名称源于巫山这一地理标志。这种诗体最早出现在汉代乐府诗歌中,经过历代诗人的创作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文学诗体中还诞生了一种以巫山命名的诗体——《巫山高》。
“来源于铙歌军乐的《巫山高》,原是汉代的乐府诗歌。”巫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向承彦介绍,最早的《巫山高》这样写道:“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诗歌描写出远行的游子面对千水万山的艰辛,临水远眺,思念家乡,潸然泪下的场景。
之后,以“巫山高”为题目的诗歌层出不穷,从南北朝的王泰、刘绘,到唐代的卢照邻、孟郊,宋代的司马光、王安石,再到明代的解缙以及清代的李调元等诗人,均作过此题。在唐代诗歌中,流传至今的《巫山高》诗作就有20余首。可以说,从汉代乐府诗歌开始,《巫山高》开创了古代文学创作的独特诗体。
据了解,在这些《巫山高》中,有五言八句、五言十句、五言十二句、七言十二句等表现形式;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三类。

巫山云雨美丽景观(网络图)
第一类,重在描述巫山的险峻或优美。比如在第一首《巫山高》中,就这样描写巫山的险峻:“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而南北朝时期王融的《巫山高》,又把巫山写得十分优美:“想象巫山高,薄暮阳台曲。烟云乍舒卷,蘅芳时断续。彼美如可期,寤言纷在瞩。恍然坐相思,秋风下庭绿。”诗人想象在夜色将临之时,来到高峻的巫山,只见烟云翻卷舒张,蘅芜芳香怡人,美丽的巫山神女好像如约相见,蓦然梦醒,其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第二类,是借此抒发孤寂、忧伤之情的。如唐代张九龄曾因仕途不顺,在巫山游览时写下了《巫山高》,“此中楚王梦,梦得神女灵。神女去已久,云雨空冥冥。惟有巴猿啸,哀音不可听。”以此来抒发自己的不得志。
第三类,是借助巫山胜景,书写神女故事。如唐代阎立本在《巫山高》中写道:“台上朝云无定所,此中窈窕神仙女。仙女盈盈仙骨飞,清谷出没有光辉。欲暮高唐云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让巫山云雨和神女故事尽展眼前。
向承彦表示,在这三类诗歌中,《巫山高》的风格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汉代军乐风,到南北朝以及初唐时期的华丽风,巫山之美和神女故事在有限的篇幅中统一起来,开拓了神女题材诗歌创作的新格局,赋予了巫山山水新的文化审美,让巫山成为神女文化的载体,神女也成为巫山之美的象征。
(此文原载《重庆日报》2017年“思君下渝州”专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