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基层医生如何对成人急性腹痛进行处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基层医生如何对成人急性腹痛进行处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5835189_100193542

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多样,处理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将从病因诊断、处理原则、危急征象识别等方面,为基层医生提供实用的指导建议。

病因诊断

急性腹痛的诊断具有挑战性,首先要明确急性腹痛的病因及严重性,通过腹痛部位来分析腹痛原因是诊断的首要导向。不同部位的腹痛可能提示不同的病因:

  • 右上腹痛:可能与肝脏、胆囊、十二指肠等疾病有关
  • 左上腹痛:可能与脾脏、胰腺等疾病有关
  • 右下腹痛:可能与阑尾炎等疾病有关
  • 左下腹痛:可能与结肠、膀胱等疾病有关
  • 中上腹痛:可能与胃、胰腺等疾病有关
  • 脐周痛:可能与小肠疾病有关

处理原则

  1. 对于病情危重的急性腹痛患者,应当边检查,边抢救和治疗。不能因为化验检查等耽误患者的抢救治疗或转诊。
  2. 对于危及生命的急性腹痛、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急腹症、缺乏诊治条件的、诊断不能明确的、急性腹痛经诊治未见好转的患者,需要尽快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急诊科。其他急性腹痛患者可以在门诊根据病因对因对症治疗和观察。

危急征象

  1. 生命体征不稳定:持续低血压、呼吸脉搏频速或心率过慢、呼吸过慢、发热或体温过低、血氧饱和度低于95%。
  2. 腹膜炎体征:反跳痛、叩诊疼痛、腹肌紧张、患者试图保持体位不变、走路及咳嗽会加重腹痛,阑尾炎、腹腔内出血也可以造成血性腹膜炎。
  3. 腹痛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呕吐严重且持续不缓解。
  4. 合并肠梗阻征象(持续呕吐、不排气排便、严重腹胀)。
  5. 合并黄疸、便血、尿血,持续性里急后重。
  6. 病因不明而患者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严重/剧烈腹痛、辗转反侧不能平卧。

危重腹痛的病因

  1. 最严重的病因是腹部大血管破裂,如腹主动脉破裂或腹主动脉夹层;其次是腹腔/盆腔内血管破裂,如外伤性肝破裂或脾破裂或腹腔/盆腔血管破裂、异位妊娠(如输卵管妊娠)或卵巢囊肿破裂引起血管破裂等)、腹膜后出血。这些急腹症的患者病情危重,会迅速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及生命体征不稳的临床表现,缺乏输血和其他手术治疗措施的基层医院应该及时诊断和转诊到合适的医院。
  2. 其他:腹腔空腔脏器穿孔/破裂/急性腹膜炎(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炎性肠病小肠穿孔、结肠憩室炎穿孔、阑尾炎、外伤性膀胱破裂等)、肾挫裂伤、血管闭塞/脏器扭转(如肠扭转、肠系膜缺血、卵巢扭转、睾丸扭转)、急性重症胰腺炎、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肝炎、腹腔/盆腔恶性肿瘤、腹腔/盆腔创伤等。

基层医生的治疗

可以治疗诊断明确的、具有治疗条件的内科急腹症。对于无腹膜刺激征、生命体征平稳、无持续呕吐、无黄疸、无便血、无尿血、腹痛无持续性加重、无上述危急征象的轻中度腹痛患者,可以进一步完善检查、严密观察、重复体检、明确诊断和治疗。

对于急性腹痛患者,医生应该给予患者止痛治疗。即便是中等剂量的鸦片类止痛药物也不会掩盖腹膜炎性腹部疼痛,但可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使查体更容易、诊断更明确。

参考文献:

  1. RobertM Penner MD, Mary B Fishman MD, Sumit R Majumdar MD, MPH, uptodate: evaluationadult with abdominal pain
  2. SARAH L. CARTWRIGHT, MD, and MARK P. KNUDSON, MD, MSPH, ,Evaluation of AcuteAbdominal Pain in Adults, Am Fam Physician. 2008 Apr 1;77(7):971-978.
  3. Christopher RMacaluso and Robert MMcNamara,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abdominal pain in theemergency department, Int J Gen Med.2012; 5: 789–797.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468117/
  4. RobertS. Porter医学博士主编,主译王维治,王化冰,默克患者症状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2月。
  5.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
  6.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
  7.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1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