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阿奇霉素,治支原体肺炎不再难
用对阿奇霉素,治支原体肺炎不再难
近期,呼吸道病毒肆虐。在多地医院急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人满为患。
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也不在少数,尤其儿童为主。其首选治疗药物阿奇霉素也成为了家长们关注的热点,有一些家长已经开始囤药了。
更有甚者,孩子一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的症状,立马就用上阿奇霉素,甚至还有预防性使用的。
事实上,以上这些做法都是大错特错的,一来容易导致药物体内蓄积而产生毒性,二来还可能招致支原体耐药。
那么,阿奇霉素究竟该如何规范使用呢?在用药方面,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支原体,既非细菌又非病毒
支原体既非细菌,又非病毒,而是一种病原性微生物。它是目前已知的、能独立生存的、最小的病原性微生物。
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个类别,它能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进而引起肺部感染。
肺炎支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当病毒携带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产生小飞沫,健康人如果吸入这些飞沫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而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支原体肺炎,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类型。
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患儿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则预示病情较重。
三类抗菌药物对支原体有效
如果你已经感染了肺炎支原体,那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给予治疗。
但因为“狡猾”的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人们,尤其是儿童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类抗菌药物对它无效。
而对肺炎支原体有效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大环内酯类、新型四环素类、喹诺酮类3大类。
新型的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一般仅仅能够权衡利弊后在8岁以上的儿童中使用,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备选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由于可以引起动物的幼体发生关节病变和骨/软骨病变,禁用于18岁以下儿童。
正是由于此二者在儿童用药上的限制,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成为了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包括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等。
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药物
在所有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率最低。
由于阿奇霉素每日仅需服用1次,疗程短、不良反应相对轻微、耐受性好,所以已经成为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阿奇霉素属于第2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除了对肺炎支原体有效外,对如衣原体、沙眼衣原体等其他病原微生物也有效。
此外,阿奇霉素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细菌有效。
最新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指出,对于轻症患儿,可给予阿奇霉素每天10mg/kg口服或者静脉点滴,疗程3天,必要时可延长至5天。
重症患儿则推荐阿奇霉素静脉点滴,10mg/kg,每日1次,连用7天左右,间隔3~4天再开始第二个疗程,总疗程多为2~3个疗程,依据病情而定。
阿奇霉素用药禁忌
- 之前使用阿奇霉素后,有胆汁淤积性黄疸/肝功能不全病史的患者应禁用。
- 阿奇霉素可进入乳汁,新生儿在使用阿奇霉素后有发生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报道,因此哺乳期女性用药期间应当停止哺乳。
- 该药还可能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QT间期延长,相关心脏病患者使用时需要慎重。
- 阿奇霉素可致耳鸣及听觉减退,如果合并使用耳毒性药物,可能会增加耳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 阿奇霉素与其他药物之间也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例如可以影响茶碱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从而产生毒性。
药师提醒:
虽然阿奇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但仍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家长们谨记:发热、咳嗽、流鼻涕不一定就是支原体肺炎,切不可盲目的服用阿奇霉素,预防性服用更是大错特错。
一旦确诊后在用药前,还需要注意阿奇霉素半衰期较长而容易导致体内蓄积的问题,规范用法用量,避免产生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