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碰到这“3种”山药千万别买?
为什么说碰到这“3种”山药千万别买?
山药,被誉为“神仙之食”,集药性与食性于一身的珍贵食材。中医古籍赞其为“白色山药胜人参”。那么,这味食材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又该如何挑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山药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山药是典型的药食同源食物,鲜山药适合入膳,干山药则更适合入药。根据广东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刘长波的介绍,山药性质甘平,具有益气健脾、补肾益肺和养颜润肤的功效。其适应症包括肺虚久咳、虚劳咳嗽、食少倦怠、营养不良、皮肤干燥以及反复湿疹、皮肤瘙痒等。
从中医角度来看,山药之所以药效强大,主要是因为它可归入脾肺肾三经,药性又介于阴阳之间,是少有的能够阴阳双补、气阴双补且兼容双蓄的药材,堪称“十项全能”。
山药的种类区分
市面上的山药主要分为两种:
菜山药:长得较粗大,表皮较薄,毛须较少,水分充足,易折断;切开后易氧化,不经煮,长时间烹煮易变烂,因而适合清炒。
铁棍山药:长得较细,其中河南焦作因气候和地质特殊,种植的怀山药富含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是最为著名的铁棍山药品种。
山药的多重好处
冬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而山药作为秋冬季的宝藏食物,除了上述提到的好处以外,还有以下这些优点:
抗炎:山药中蕴含丰富的糖蛋白、山药多糖、薯蓣皂苷等有益成分,这些成分展现出了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降低体内炎症因子的活跃度,并通过激活相关的炎症调节通路,达到抗炎效果,减轻炎症对身体的损害。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每100克山药里含有213毫克的钾,这种高钾元素对维护心脏跳动、细胞水分平衡和酸碱度很重要。它还能促进身体排出多余的钠,减轻血管压力,有助于稳定血压。山药中的多糖成分能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健康。此外,山药中的尿囊素能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减少胰岛损伤,助于降低血糖。因此,日常饮食中,适量用山药替代部分主食,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
增强免疫力:山药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的黏蛋白能增强免疫力,而皂苷和多糖也能增强抗疲劳能力,使我们精力充沛。
抗氧化:山药中的多酚类物质和维生素C同样具有出色的抗氧化作用,它们不断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延缓细胞老化。
为什么削山药皮会手痒?
山药好吃,但烹饪山药时总会有个困扰,那就是削山药皮会有黏液,而碰到黏液后手就会痒,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一般导致皮肤痒的物质是组胺类致痒物质或非组胺类致痒物质,而山药引起的皮肤痒却并非这两种传统已知致痒物。也有人说是皂角素或皂苷造成,可尚未有文献报道证实过这一点。
为了搞清楚缘由,研究人员从山药中提取尿囊素,分别在实验鼠和对照鼠的脖子注射尿囊素和生理盐水,结果发现实验鼠抓挠脖子的次数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获取小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通过钙成像技术和电生理实验,均表明尿囊素就是山药的致痒物质。
如何挑选优质山药
不少人在购买的山药明明外观看着挺好,但是回到家削皮后,却发现内里已腐烂,不是很新鲜。其实,挑山药也是有学问的,尤其有三种山药,尽量不要选购。
- 发软的山药:脆山药质地硬而爽口,面山药质地软而软糯,但不管哪种都是结实且有重量的。如果用手轻压山药发现山药软塌,意味着长时间存放,不仅口感不好,营养价值低。
切口处发黑的山药:山药易氧化,切口处就容易发黑或发褐,并且也会滋生细菌,加速山药腐败,食用后会损害健康。
表面没根须的山药:山药主要通过根须吸收土壤养分,因而根须越发达则山药营养越丰富。而几乎没有根须的山药营养吸收不足,口感差之余营养价值也低。
山药之所以被称为“地下人参”,是因为光山药就能把脾肺肾都补了,同时又能增强免疫力,帮助稳定血糖和血压,老人小孩都适合吃。处理山药时易皮肤痒,这是山药中的尿囊素导致的,用热水洗、吹风机吹或者靠近火源烤等方式都可以缓解。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