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锂电池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及锂电池制作过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锂电池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及锂电池制作过程

引用
360doc个人图书馆
1.
http://www.360doc.cn/article/81836239_1121747083.html

锂电池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本文以钴酸锂为例,全面讲解锂离子电池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以及锂电池的性能与测试、生产注意事项和设计原则。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随着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锂电池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正极材料

LiCoO2 + 导电剂 + 粘合剂 (PVDF) + 集流体(铝箔)

负极材料

石墨 + 导电剂 + 增稠剂 (CMC) + 粘结剂 (SBR) + 集流体(铜箔)

当电池充电时,正极上的电子e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过电子导体跑到正极,锂离子Li+从负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正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与性能

正极材料

LiCoO2、LiNiO2、LiMn2O2是常用的正极材料。其中LiCoO2是一种层结构很稳定的晶型,但当从LiCoO2拿走x个Li离子后,其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当x >0.5时,Li1-xCoO2的结构表现为极其不稳定,会发生晶型瘫塌。

负极材料

负极通常采用石墨,其本身有自己的特点,当第一次化成后,正极LiCoO2中的Li被充到负极C6中,为了保证有一部分Li留在负极C6中,一般通过限制放电下限电压来实现:安全充电上限电压≤4.2V,放电下限电压≥2.5V。

记忆效应

在锂电池中几乎不会产生记忆效应,但锂离子电池在多次充放后容量仍然会下降,主要是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变化,从分子层面来看,正负极上容纳锂离子的空穴结构会逐渐塌陷、堵塞;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正负极材料活性钝化,出现副反应生成稳定的其他化合物。

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

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

锂电池的配方与工艺

正极配方

LiCoO2+导电剂+粘合剂+集流体(铝箔)

  • 钴酸锂: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源,为电池提供锂源。非极性物质,不规则形状,粒径D50一般为6-8 μm,含水量≤0.2%,通常为碱性,pH值为10-11左右。
  • 导电剂:通常使用导电性优异的超导碳黑,如科琴炭黑Carbon ECP和ECP600JD,其作用是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补偿正极活性物质的电子导电性。
  • PVDF粘合剂:用于将钴酸锂、导电剂和铝箔或铝网粘合在一起。

负极配方

石墨+导电剂+增稠剂(CMC)+粘结剂(SBR)+ 集流体(铜箔)

  • 石墨:负极活性物质,构成负极反应的主要物质;主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非极性物质,易被非极性物质污染,易在非极性物质中分散;不易吸水,也不易在水中分散。一般粒径 D50为20μm左右。
  • 导电剂:1.0%(科琴超导碳黑)
  • 粘结剂:2.25%(SBR = 丁苯橡胶胶乳)
  • 增稠剂:2.25%(CMC = 羧甲基纤维素钠)

制备工艺

  1. 正极浆料制备
  • 将NMP倒入动力混合机(100L)至80°C,称取PVDF加入其中,开机;参数设置:转速25±2r/min,搅拌115-125min;
  • 接通冷却系统,将已经磨号的正极干料平均分四次加入,每次间隔28-32min,第三次加料视材料需要添加NMP,第四次加料后加入NMP;
  • 第四次加料30±2min后进行高速搅拌,时间为480±10min;
  • 真空混合:将动力混合机接上真空,保持真空度为-0.09Mpa,搅拌30±2min;
  • 取250-300ml浆料,使用黏度计测量黏度;测试条件:转子号5,转速12或30rpm,温度范围25°C;
  • 将正极料从动力混合机中取出进行胶体磨、过筛,同时在不锈钢盆上贴上标识,与拉浆设备操作员交接后可流入拉浆作业工序。
  1. 负极浆料制备
  • 将负极和KetjenblackECP倒入料桶同时加入球磨(干料:磨球=1:1.2)在滚瓶及上进行球磨,转速控制在60rmp以上;
  • 纯净水加热至至80°C倒入动力混合机(2L)
  • 加CMC,搅拌60±2min;
  • 负极干料分四次平均顺序加入,加料的同时加入纯净水,每次间隔28-32min;
  • 第四次加料30±2r/min后进行高速搅拌,时间为480±10min;
  • 真空混合:将动力混合机接上真空,保持真空度为-0.09到0.10Mpa,搅拌30±2min;
  • 测试条件:转子号5,转速30rpm,温度范围25°C;
  • 将负极料从动力混合机中取出进行磨料、过筛,同时在不锈钢盆上贴上标识,与拉浆设备操作员交接后可流入拉浆作业工序。

电池组装工艺

  1. 圆柱电池的装配工艺流程
  • 绝缘底圈入筒→卷绕电芯入筒→插入芯轴→焊负极集流片于钢筒→插入绝缘圈→钢筒滚线→真空干燥→注液→组合帽(PTC元件等)焊到正极引极上→封口→X射线检查→编号→化成→循环→陈化。
  1. 方形电池装配工艺流程
  • 绝缘底入钢盒→片状组合电芯入筒→负极集流片焊于钢盒→上密封垫圈→正极集流片焊于杆引极→组合盖(PTC元件等)焊到旋引极上→组合盖定位→激光焊接→真空干燥→注液→密封→X射线检查→编号→化成→循环→陈化。

锂电池的性能测试

容量测试

  1. 额定容量:0.5C放电,单体电池放电时间不低于2h,电池组放电时间不低于108min(95%);
  2. 1C放电容量:1C放电,单体电池放电时间不低于57min(95%),电池组放电时间不低于54min(90%);
  3. 低温放电容量:-20℃下0.5C放电,单体或电池组放电时间均不低于72min(60%);
  4. 高温放电容量:55℃下0.5C放电,单体电池放电时间不低于104min(95%),电池组放电时间不低于108min(90%);
  5. 荷电保持及恢复能力:满电常温下搁置28天,荷电保持放电时间不低于96min(80%),荷电恢复放电时间不低于108min(90%);
  6. 储存性能:在环境温度40℃±5℃,相对湿度45%~75%的环境贮存90天,放电时间不低于72min(60%);
  7. 循环寿命:单体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600次,电池组循环寿命不低于500次;
  8. 高温搁置寿命:搁置寿命不低于56天(8周循环)。

安全性测试

  1. 持续充电:相当于满电浮充,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2. 过充电:3C10V,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3. 强制放电(反向充电):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4. 短路测试: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

机械性能测试

  1. 挤压:圆柱形电池挤压方向垂直于圆柱轴的纵轴,方形电池挤压电池的宽面和窄面。
  2. 针刺:用φ3mm~φ8mm的钢钉从垂直于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
  3. 重物冲击:用重量9.1kg的重物从610mm高度自由落到电池中心的钢棒上。
  4. 机械冲击: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各承受一次等值的冲击。
  5. 振动:频率10Hz~55Hz,加速度29.4 m/s2,XYZ每个方向扫频循环次数为10次。
  6. 自由跌落:从XYZ三个方向各一次。

环境适应性测试

  1. 高温烘烤:将单体电池放入高温防爆箱中,以(5±2℃)/min升温速率升温至130℃,在该温度下保温10min。
  2. 高温储存:将单体电池或电池组放置在75±2℃的烘箱中搁置48h,电池应不泄漏、不泄气、不破裂、不起火、不爆炸。

总结

锂电池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各类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锂电池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加工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锂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未来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